•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5 15:39:30 股吧网页版
21年六度冲刺,奇瑞终上市,港股今年最大车企IPO诞生
来源:新京报 作者:林子


K图 09973_0

  募资91.45亿港元,港股年内规模最大的车企IPO(首次公开募股)终于落定。

  9月25日上午,奇瑞汽车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开盘股价即涨超10%。截至当天15时,奇瑞股价报32.180港元,上涨4.72%。

  21年路漫漫,六度冲击上市。年少时曾立下“不成功就跳长江”誓言的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如今已两鬓斑白,他身着西装,敲响这记迟来的钟声。

  在这个资本市场最坎坷的车企故事里,奇瑞走过“多品牌战略”的弯路,也曾背过复杂股权结构的包袱,还在新能源汽车这片蓝海之外观望了几年。如今,资本市场的门已推开,新战场正等着奇瑞。

  21年六度冲刺,奇瑞终叩资本门

  从2004年首次启动到2025年最终落定,奇瑞的上市之路堪称中国汽车行业最漫长的“马拉松”,其间六次尝试均未果。

  这段坎坷历程始于其早年“身份”问题。为获取生产资质,奇瑞曾在2001年将20%股权划转至上汽名下。这一历史遗留的复杂股权结构,成为其2004年首次IPO及后续多次冲刺的核心障碍。

  挫折接踵而至:2007年第二次尝试因经营压力与金融危机中止;2009年第三次计划则受阻于多品牌战略引发的内部混乱及股东人数超限。该战略虽于2012年被叫停,但资源分散已导致业绩下滑,上市进程一再搁浅。

  此后,奇瑞屡败屡战。2016年,奇瑞新能源借壳计划因缺乏独立资质告败;2019年混改后,大股东青岛五道口的资金链断裂再断上市之路;2022年,股权问题使其再度受挫。

  转机来源于根本问题的解决:安徽芜湖市国资委全资控股的芜湖建投成为奇瑞控股第一大股东,终于厘清了长期纷乱的股权。与此同时,奇瑞年销量创下历史高点,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

  奇瑞今年2月第七次递表,并在8月通过备案,为这场长达21年的资本长跑画上句号。

  奇瑞汽车此次港股上市全球发售2.97亿股H股,发行价格为30.75港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约91.45亿港元。引入了13家基石投资者,包括高瓴旗下HHLR、景林资产、大家人寿、国轩香港等知名机构以及国资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公司等。

  燃油车撑起利润半壁江山

  回顾奇瑞上市与发展历程,“出海”和“燃油车”已经成为奇瑞的标签。这也意味着,奇瑞的新能源,有点晚。

  2023年是奇瑞新能源规划的重要分水岭。当年,奇瑞纯电动车带来的营收从上年的109亿元“腰斩”至51亿元。

  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奇瑞的销售情况。招股书截图

  可以说,直到2023年,奇瑞的新能源规划仍在“纠偏”,新能源车业绩下滑体现的正是奇瑞转型的“阵痛”。

  当年奇瑞制定全新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出iCAR和智界,打造了星途旗下高端新能源车序列星纪元,奇瑞、捷途品牌下分别推出新能源序列风云、山海。

  作为奇瑞集团的领头人,尹同跃清醒地意识到这个问题。2023年10月,他公开坦言,奇瑞在新能源方面算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要做到后来者居上”。

  在2025年中国汽车论坛上,尹同跃说中国汽车行业正面临内卷与价格战的双重压力,并自嘲奇瑞在新技术应用上“胆子小”。

  奇瑞在招股书中多次强调了自己“全球化”“新能源”“智能化”三大战略方向,不难看出公司的转型之心。

  2022年、2023年、2024年,奇瑞的新能源车所带来的营收占比分别为13.2%、4.9%、21.9%;其中纯电车型营收占比分别为11.8%、3.2%、8.8%。到2025年第一季度,奇瑞的新能源车营收占比攀升至27.3%,纯电车型营收占比也达到11.7%。奇瑞的新能源车型所带来的营收占比持续增长。

  今年8月25日的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尹同跃宣布智界品牌开启2.0时代,表示“所有的产品线品牌都要为智界让道”,凸显奇瑞对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重视。

  出海新天地,年收入近千亿

  若将视线从国内市场暂时移开,便会发现奇瑞早已在海外市场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其出海业绩,已然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势。

  今年8月,奇瑞汽车共计销售新车242736辆,其中出口12.9万台,同比增长32.3%,创下单月出口新纪录。可以说,整个8月,平均每21秒就有一台奇瑞汽车卖向海外。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一季度,奇瑞汽车在海外市场的乘用车销售收入分别为人民币291.52亿元、745.33亿元、978.68亿元、246.68亿元,在企业整体乘用车收入中占比35.3%、49.3%、 39.7%、40.0%,基本维持高位,有四成的收入来源于海外。

  亮眼的出海成绩,在今年上海车展上得到印证。奇瑞邀请了5000名海外经销商、车主与嘉宾前来,其展台堪称全场“最国际化”,高调为海外业务“秀肌肉”。

  不过,奇瑞汽车仍要防范风险。奇瑞汽车在报告中披露,由于海外市场竞争加剧、俄罗斯自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提高进口汽车的报废税,海外市场销售的毛利率相较于整个往绩记录期间出现下降。

  奇瑞四成收入来自于海外。招股书截图

  研发投入超百亿,仍在破冰前行

  营业与利润的增长,给了奇瑞IPO的底气。如今奇瑞汽车一年的研发投入已超百亿元。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一季度,奇瑞汽车的研发投入分别为41.28亿元、68.49亿元、105.44亿元、27.61亿元。

  不过百亿资金砸下去,效果未必立竿见影——从研发到市场,向来需要坚持长期主义。

  这些年,奇瑞的技术输出与品牌高端化进程被质疑缓慢。尽管奇瑞推出了iCAR、智界等新能源品牌,以及风云、山海等序列,但高端化成效有限。

  与此同时,奇瑞新能源车型整体盈利能力较为薄弱。奇瑞现在旗下有五大品牌,分别是奇瑞、捷途、星途、iCAR、智界。然而,星途品牌乘用车的毛利率逐渐下降。奇瑞解释称,这主要原因是海外市场竞争加剧、国内市场毛利率相对较低。

  iCAR汽车的销售在2024年刚刚实现了正毛利,但智界的销售在2024年仍然为负毛利,奇瑞汽车解释称这是因为智界仍处于销量爬升阶段。

  根据招股书,奇瑞此次上市募资将主要用于五个方面:35%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25%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的研发,以提高核心技术能力;20%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10%用于提升公司位于安徽芜湖的生产设施;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这一募资方案也反映出奇瑞未来的战略重点——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尤其是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另一方面加速全球化布局,巩固其作为中国自主品牌出口冠军的地位。

  借助上市资金,奇瑞正欲实现研发强化、产品高端化与新能源盈利突破,将身上“传统车企”烙印撕掉。

  资本市场的钟声已经敲响,这既是漫长跋涉的里程碑,也是全新征途的启航点。新能源与智能化的赛道上,壮阔天地间,奇瑞仍在破冰前行。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