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尽管受业务调整及投入影响,公司核心财务指标呈现“结构性增长”特征,其中总收入同比增长2%至2476.52亿元(约合345.71亿美元),若剔除高鑫零售、银泰等已处置业务影响,同口径收入增速达10%。
消费和AI(人工智能)+云双战略重心下,大众关注的阿里即时零售等业务表现亮眼。8月前三周带动淘宝APP的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在业绩会上表示:本季度(指2026财年第一季度,下同),阿里巴巴聚焦消费、AI+云的战略,实现增长。在持续强劲的AI需求推动下,云智能集团收入加速增长,AI收入在云外部商业化收入占比显著。面向未来,阿里将加码大消费和AI+云两大战略重心,把握历史机遇,实现长期增长。
净利同比增长76%,8月即时零售月度活跃买家数达3亿
财报显示,本季度,阿里巴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31.16亿元(约60.19亿美元),其中净利润达423.82亿元(约59.16亿美元),同比增长76%。公告指出,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所持股权投资按市值计价的正向变动,以及处置Trendyol本地生活服务业务产生的收益,部分抵消了经营利润的阶段性减少。
从运营效率看,本季度公司经营利润为349.88亿元(约48.84亿美元),对“淘宝闪购”、用户体验优化及科技研发的投入增加;经调整EBITA(非公认会计准则指标)同比下降14%至388.44亿元(约54.22亿美元),但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双位数收入增长及多业务运营效率提升,部分缓解了投入带来的压力。
今年2月底,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并于4月底上线即时零售业务,7月宣布投入500亿元用于消费领域。具体业绩显示,本季度阿里中国电商集团收入达1400.72亿元,同比增长10%。即时零售业务在8月前三周带动淘宝APP(应用程序)的月度活跃用户同比增长25%,电商业务月度活跃消费者和日订单量持续创新高。
本季度阿里巴巴完成业务整合——将淘天集团、饿了么与飞猪整合为“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并简化财务报告结构,将菜鸟、高德、大文娱(品牌焕新为“虎鲸文娱”)等归入“所有其他”板块。
吴泳铭在业绩会上透露,8月阿里巴巴即时零售月度活跃买家数达3亿,“我们大力投资即时零售业务,快速取得阶段成果,赢得消费者心智。我们通过整合消费平台,产生显著协同效应,带动月度活跃消费者及日订单量创新高”。
跨境业务贡献增量,高管称继续加大AI投入力度
财报显示,本季度,阿里巴巴对AI+云的capex(资本性支出)投入达386亿元,同比增长220%。AI成为驱动云业务增长的核心动能之一。本季度,在AI需求高速增长的同时,AI应用带动传统计算存储类产品的增长,带动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6%,创三年来的最高增速,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同比三位数增长。
阿里巴巴也继续投入AI模型创新和AI原生应用发展。阿里巴巴大消费的核心淘宝平台也实现AI搜索、AI广告平台等一系列AI应用升级。
财报还显示,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以下简称“AIDC”)本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19%至347.41亿元(约48.50亿美元),其中跨境业务贡献主要增量——国际零售商业收入增长20%(速卖通、Trendyol为核心驱动力),国际批发商业收入增长13%,源于跨境增值服务的渗透率提升。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徐宏也在业绩会上表示,核心业务的收入增长为战略投入提供了资源支撑,“本季度AIDC大幅减亏接近盈亏平衡,后续将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在保障核心业务优势的同时,加大对即时零售、AI技术的投入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阿里巴巴在美股市场以总价8.15亿美元回购5600万股普通股(相当于700万股美国存托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董事会授权的股份回购计划下,仍剩余193亿美元回购额度,该计划有效期将持续至202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