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股价大涨、外资大行集体唱多、港股IPO基石投资者阵容豪华等一系列信息表明,国际资本正在重新审视并布局港股。
9月中旬,美联储降息后,美元走弱、美债收益率下降,全球出现“再平衡”需求,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成为全球资金流入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在《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和香港新股市场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中称,随着美联储展开降息周期,预计将有更多海外资金寻求布局亚洲高成长投资目标,涵盖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市场。
更关注中国资产
美联储降息为全球流动性松绑,也为港股市场注入动能。景顺全球市场策略师团队认为,由于美联储在通胀仍高于目标水平的情况下降息,美元可能进一步走弱,这或将利好大宗商品和非美元资产,尤其是新兴市场。
东吴证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陈梦认为,美联储降息短期会利好港股上行,外资关注中国资产,中期涨幅仍取决于企业基本面回升情况。
港股市场流动性改善成效显著。数据显示,2025年8月底,香港证券市场市价总值为46.6万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1.8万亿港元上升47%。
除流动性支撑外,港股极具吸引力的估值“洼地”属性成为吸引国际资本的核心原因。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上市业务华北及华西区主管合伙人任绍文表示,大量的海外资金持续流入香港,大幅推动香港股市的成交,进而带动估值回升。
国泰海通证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吴信坤认为,港股红利资产“涛声依旧”,在低利率、政策鼓励、长线资金入市的背景下,仍具长期配置价值。
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表示,海外交易型投资者对中国的关注度持续提高,对港股的投资信心增强。
多渠道加大配置力度
今年以来,港股科技股领涨。截至9月24日,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超41.5%。9月17日,阿里巴巴港股总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
在美联储降息的宏观背景下,外资持续流入中国资产。
从一级市场来看,国际长线资金积极认购港股IPO项目的基石投资部分。今年以来,宁德时代、恒瑞医药、蓝思科技等龙头股在港IPO均受到国际长线资金抢筹。即将于9月30日在港上市的紫金黄金国际,此次IPO吸引了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高瓴旗下的HHLRA基金、贝莱德基金、施罗德基金等基石投资者,阵容豪华。
从二级市场来看,外资机构抢筹优质港股资产。据华泰证券统计,全球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口径下,截至9月17日,外资净流入境外中资股18.6亿美元,创去年11月份以来单周新高。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介绍,外资流向也会受汇率变化影响,EPFR数据显示,外资在人民币升值阶段普遍流入港股,且在人民币升值后半程流入速度更快。
外资机构还借道ETF积极进行布局。进入下半年以来,外资机构对港股科技、医药、消费、高股息类ETF表现出较强的配置意愿。例如,港股科技50ETF、港股医药ETF等,因其成分股覆盖优质科技和医药企业,成为外资机构增配的重点对象。
随着港股公司在2025年中期业绩披露完毕,AI、互联网、创新药等板块表现出强劲增长动能。与此同时,外资大行近期集体唱多数只知名港股上市公司。花旗、里昂等外资大行纷纷发布报告,重申对腾讯控股、比亚迪股份等公司的“买入”或“跑赢大市”评级。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外资机构不断上调港股公司评级,看好中国资产,未来外资有望持续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