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人工智能(AGI)已是确定性事件,但这只是全新的起点。AI不会止步于AGI,它将迈向超越人类智能、能够自我迭代进化的超级人工智能(ASI)。”在9月24日召开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在主旨演讲中发布了全新的ASI概念。
一年一度的云栖大会,让杭州的云栖小镇再次成为全球科技界的焦点。
当日,吴泳铭宣布阿里云重磅升级全栈AI体系,实现从AI大模型到AI基础设施的技术更新。面向新一轮智能革命,阿里云将全力打造成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
“AI时代,大模型将是下一代操作系统,超级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吴泳铭认为,超级AI云需要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全栈的技术积累,未来,全世界可能只会有5个至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阿里云将持续加大投入,迎接超级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9月24日港股收盘,阿里巴巴上涨9.16%,报174.0港元/股,总市值超3.3万亿港元。
超级人工智能是终极目标
“当前,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化革命刚刚开始。”吴泳铭表示,智能化革命将远超我们的想象。通用人工智能不仅会放大人类智力,还将解放人类的潜能,为ASI的到来铺平道路。
吴泳铭回顾,目前,tokens的消耗量两三个月就翻倍。最近一年,全球AI行业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未来5年全球AI的累计投入将超过4万亿美元,“这是历史上最大的算力和研发投入,必然将会加速催生更强大的模型,加速AI应用的渗透”。
当日,吴泳铭首次系统阐述了通往ASI的三阶段演进路线:第一阶段为智能涌现,AI通过学习海量人类知识具备泛化智能;第二阶段为自主行动,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以辅助人,这是行业当前所处的阶段;第三阶段为自我迭代,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并实现自学习,最终实现超越人。
为实现这一目标,吴泳铭明确了阿里云的战略路径。阿里云作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将通过两大核心路径实施AI战略:通义千问坚定开源开放路线,致力于打造AI时代的Android;构建作为下一代计算机的超级AI云,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网络。
如何支撑上述愿景?吴泳铭表示:“阿里巴巴正在推进三年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将会持续追加更大的投入。”根据远期规划,为了迎接ASI时代的到来,对比GenAI(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年202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在2032年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
通义大模型七连发
2025云栖大会现场,通义大模型七连发,阿里云智能首席技术官周靖人发布了多项重磅技术更新。
在大语言模型中,阿里通义旗舰模型Qwen3-Max全新亮相,性能超过GPT5、Claude Opus 4等,跻身全球前三。作为通义千问家族中最大、最强的基础模型,Qwen3-Max预训练数据量达36T tokens,总参数超过万亿,拥有极强的Coding编程能力和Agent工具调用能力。
同时,下一代基础模型架构Qwen3-Next及系列模型正式发布;专项模型千问编程模型Qwen3-Coder升级;多模态模型视觉理解模型Qwen3-VL开源;通义大模型家族中的视觉基础模型通义万相推出Wan2.5-preview系列模型;通义大模型家族还迎来了全新的成员——语音大模型通义百聆。
在全模态模型方面,Qwen3-Omni的亮相为与会者带来惊喜。其音视频能力狂揽32项开源最佳性能SOTA,可像人类一样听说写,应用场景广泛,未来可部署于车载、智能眼镜和手机等。
截至目前,阿里通义开源300余个模型,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全球衍生模型17万个,稳居全球第一。超100万家客户接入通义大模型。调研机构沙利文2025年上半年报告显示,在中国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市场中,阿里通义占比第一。
大会现场,阿里云发布全新Agent开发框架ModelStudio-ADK。过去一年,阿里云百炼平台的模型日均调用量增长15倍。
阿里云AI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阿里云围绕AI进行了软硬全栈的协同优化和系统创新,已初步形成以通义为核心的操作系统和以AI云为核心的下一代计算机。过去一年,阿里云AI算力增长超5倍,AI存力增长4倍多。
云栖大会现场,全面升级的阿里云AI基础设施亮相,展示了阿里云从底层芯片、超节点服务器、高性能网络、分布式存储、智算集群到人工智能平台、模型训练推理服务的全栈AI技术能力。
AI需求爆发也带动了通用算力需求上升,阿里云通用计算全面升级。依托自研的“飞天+CIPU”架构体系,阿里云第九代企业级实例采用英特尔、AMD的最新芯片,在大幅提升算力水平的同时,可为Agent提供稳定、安全、高性能的通用CPU算力。
当日,阿里云宣布新一轮全球基础设施扩建计划、将在巴西、法国和荷兰首次设立云计算地域节点(region),并将扩建墨西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迪拜的数据中心。
阿里云还宣布,与英伟达在Physical AI(物理AI)领域达成合作。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将集成英伟达Physical AI软件栈,为企业用户提供数据预处理、仿真数据生成、模型训练评估、机器人强化学习、仿真测试等全链路平台服务,进一步缩短具身智能、辅助驾驶等应用的开发周期。
“阿里云正在全力打造一台全新的AI超级计算机,它同时拥有最领先的AI基础设施和最领先的模型,两者可以在产品设计和运行架构上高度协同,从而确保在阿里云上调用和训练通义千问模型时,能达到最高效率。”吴泳铭表示。
截至目前,阿里云运营着中国第一、全球领先的AI基础设施和云计算网络,在全球29个地域设有90个可用区。第三方机构Omdia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阿里云在中国AI云市场中占比35.8%,超过第二到第四名的总和。在已采用生成式AI的财富中国500强中,超53%企业选择阿里云,渗透率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