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6 08:20:00 股吧网页版
中信证券:阿里云增速超预期 重视国产算力投资机遇
来源:财联社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11月25日晚间,阿里巴巴发布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云收入同比+34%,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9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本季度资本开支为315亿元,过去四个季度在AI+云基础设施的资本开支约1200亿元。阿里持续坚定投入AI基础设施,我们认为这标志着国产算力的自主可控进程正在稳步推进,国产算力有望迎来行业拐点。我们建议关注国产算力投资机遇,聚焦卡位精准、长期竞争力凸显的龙头。

  全文如下

  通信|阿里云增速超预期,重视国产算力投资机遇

  2025年11月25日晚间,阿里巴巴发布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云收入同比+34%,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9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本季度资本开支为315亿元,过去四个季度在AI+云基础设施的资本开支约1200亿元。阿里持续坚定投入AI基础设施,我们认为这标志着国产算力的自主可控进程正在稳步推进,国产算力有望迎来行业拐点。我们建议关注国产算力投资机遇,聚焦卡位精准、长期竞争力凸显的龙头。

  事件:

  阿里云增速超预期,资本开支持续增长。2025年11月25日晚间,阿里巴巴发布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单季度云收入398亿元,同比+34%(彭博一致预期+30%),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9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单季度资本开支为315亿元,同比+85%;过去四个季度在AI+云基础设施的资本开支约1200亿元。同日,据财联社消息,新加坡国家人工智能计划(AISG)在其最新的东南亚语言大模型项目中,选择了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Qwen开源架构,宣布推出的“Qwen-SEA-LION-v4”模型,在一项衡量东南亚语言能力的开源榜单上迅速占据首位,标志着中国开源AI模型在全球影响力版图中的一次关键扩张。

  阿里持续坚定强化AI投入:2025年9月11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公告,拟发行于2032年到期零息可转换优先票据,本金总额为约32亿美元,并将把票据发行的募集资金净额用于一般公司用途,其中约25.6亿美元(80%)将投入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扩建数据中心、技术升级及服务优化。此前,阿里巴巴25Q2财报显示,单季Capex高达386.8亿元,同比增长220%,环比增长57%,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阿里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增速创下2022年以来新高;AI相关产品收入已连续第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同时公司已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基础设施。当前,阿里云在中国AI云市场份额居首,AI技术被视为驱动云计算增长的核心动力;公司目前拥有全球领先的开源模型库,通义千问已包括超14万个衍生模型,全球下载量超4亿次。基础设施方面,2025年至今,阿里云已新增并启用8个数据中心,覆盖全球29个公共云地域、87个公共云可用区、3200+边缘节点。我们认为此次募资是阿里巴巴“AI+云”战略的延续,在持续强劲的AI需求推动下,国内头部云厂商已开启新一轮的战略性投入周期,AI相关收入与算力基础设施的飞轮正在形成。

  ▍自主可控能力凸显,国产算力有望迎来行业拐点。

  在2025Q3以来,海外AI芯片由于地缘政治而受限的背景下,阿里Capex仍能高速增长,我们认为反映两大趋势:

  1)国产AI芯片自主可控进展顺利:阿里自研的含光系列AI推理芯片、倚天系列CPU,叠加华为昇腾、寒武纪等自研AI芯片的持续迭代,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在先进制程的突破,以及盛科通信、中兴通讯等公司在国产交换机芯片方面的布局,有望缓解国内AI对海外算力、网络芯片的依赖,保障了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扩张。

  2)国内AI模型升级与应用落地迫在眉睫:根据北美云厂商2025Q3财报交流,北美算力需求高速增长,模型用户数,Token使用量均大幅增长,面对北美AI模型的快速迭代,国内云厂商已展现出加速追赶的决心,预计后续将有更多云厂商跟进投入,带动国内算力重回高速增长轨道。

  ▍风险因素:

  AI技术发展应用不及预期;国内新型基础建设不及预期;AI相关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云厂商、运营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

  ▍投资策略:

  我们认为,阿里巴巴云业务收入增速超预期,Capex持续增长,将引领其他云厂商跟进投入,国产算力有望迎来行业拐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