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Labubu之后,泡泡玛特星星人系列再次引发抢购潮。
计划于9月29日晚上10点上架的“星星人美味时刻系列盲盒”还未正式发售,在二手电商平台上,该系列包括隐藏款在内的所有产品已有商家挂出链接,且已有不少买家出手预订。
正式开售后,两款星星人系列产品均为秒空。开售十分钟后,天猫页面信息显示,小饼干毛绒挂件有超36万人加购,但首批天猫官方旗舰店放货仅2万+件,手办盲盒玩具摆件显示已售3万+。
此前,迷你版LABUBU开售当晚显示已售30万+件。

相比发售价格,二手平台上原价69元的手办产品最高涨至119元,系列产品内原价59元的毛绒挂件则更受欢迎,隐藏款“小熊饼干”最高成交价从59元上涨至689元,溢价率近10倍,是近期溢价最高的产品;单个随机盲盒成交价从59元上涨至182元,整盒成交价从354元上涨至769元,溢价率均超2倍,溢价幅度与此前爆火的迷你版Labubu(心底密码系列)不相上下。
此前,市场认为泡泡玛特过度依赖Labubu系列,担忧公司会出现热门IP的断代。根据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财报,Labubu所属的艺术家IP THE MONSTERS收入达到48.14亿元,泡泡玛特同期实现营收138.76亿元,Labubu IP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34.7%。
伴随着Labubu的爆火和热度逐渐退潮,谁来做泡泡玛特的下一代“顶流”备受市场关注。Labubu迷你版曾是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看好的超级爆款,但发售后,Labubu迷你版遭遇了二手价速降。“难抢”的星星人能否持续维持热度对泡泡玛特来说是下一个考验,Labubu之后,泡泡玛特需要新面孔了。
星星人的推出或许有潜质改变依赖Labubu的现象。自2024年8月签约上线后,当年收入就已破亿;2025年上半年更是营收3.9亿元,成为泡泡玛特增长最快的新锐IP之一,此前8月“好梦气象局系列”发售时曾致平台短暂崩溃。
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指出,尽管市场近期对泡泡玛特的情绪转趋谨慎,并将提高供应视为负面因素,但该行持相反看法。参照宝可梦的经验,摩根士丹利认为增加产能有助于解决炒卖问题并扩大客户基础,从而推动需求持续增长。该行相信泡泡玛特凭借其差异化的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能够抓住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在催化剂方面,报告提到即将到来的多个消费旺季(国庆、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由于热门产品库存充足、新品推出以及门店扩张,摩根士丹利预计泡泡玛特的销售势头将持续,并扭转市场悲观情绪。该行预测第三季度销售额将同比增长超过180%。
摩根士丹利维持泡泡玛特382港元的目标价和“增持”评级,并将其列为行业首选。报告还预测了泡泡玛特2025年至2027年的每股经调整盈利,并估计其在全球IP产品市场的份额为5.7%。
截至9月30日发稿,泡泡玛特(09992.HK)报收261.6港元/股,总市值3513亿港元,近一个月内跌幅达19.3%。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