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董静怡苏州报道
中国制造业在向高端化、智能化跃迁过程中,对可信、可验证、可部署的工程能力的需求日益迫切。
日前,SISPARK(苏州国际科技园)与数学计算软件开发商MathWorks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面向初创企业加速器”项目,将为园区的AI、工业、医疗等领域企业提供工具链与技术支持。
SISPARK隶属苏州工业园。三十年间,苏州工业园区已成长为全国工业产值最高、外资最密集、创新浓度最强的区域之一。2024年,园区GDP突破40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7000亿元,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高达5.61%,反映出高科技企业占比较重。
但对于高科技初创企业来说,当前成长和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对创业公司来说,确实什么都难。”SISPARK董事长、总裁张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
在他看来,今天的创业公司与二十年前的外资500强有着本质区别。“那时候企业只要土地厂房,自己建厂、招人、卖全球,政府只需提供基础服务。但现在的创业公司只有核心技术,缺钱、缺人、缺市场。”他表示,“我们得从方方面面帮它们活下来、长起来。”

在诸多挑战中,一个隐性瓶颈是工程化能力缺失。
随着芯片算力提升与模型压缩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AI应用正“下沉”至边缘设备。“从2026年开始,人工智能将进入嵌入式AI全面爆发的元年。”MathWorks中国区首席技术官李靖远表示。
然而,将AI“塞进”嵌入式系统远非易事。李靖远强调,关键挑战在于可解释性与合规性:“比如医疗、航空航天、自动驾驶里的一些安全要求等级的这些要求的代码不能是一个黑盒子,一定要是一个白盒。”而MathWorks的核心价值正在于提供一条从数据到部署的完整、可信的工程化路径。
这样的背景也促成了科技园与全球数学计算软件巨头MathWorks的深度合作。该公司手握MATLAB®和Simulink®两大知名软件,其应用遍及汽车、航空航天、半导体、新能源及生物制药等二十几个大行业。在合作中,MathWorks以其核心产品为SISPARK孵化的初创企业,尤其是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领域的创业公司提供专业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SISPARK此前已布局数据中心、超算中心,并与微软、华为、IBM等企业共建创新中心。与MathWorks的合作,标志着其服务链条延伸至“工具层”。
而产业园与工具软件的结合,其更深层的动力来源于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的宏观趋势。在这一进程中,“软件定义硬件”“工程化实现能力”正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标尺。
中国汽车产业的崛起是一个案例。MathWorks中国区总经理张辉向记者回忆道,“从2009年开始我在公司这么多年,我也见证了中国汽车行业从一个完全的大宗生产制造开始走向自主创新和研发的过程。”
他指出,政策要求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中至少有一个是软件自研,这一规定直接推动了主机厂建立研发团队,对于能确保代码可靠性、进行系统仿真和测试验证的专业工具需求便应运而生。张辉判断,尽管汽车行业已是成熟市场,但未来随着车企在更多核心部件上追求自研替代,其对深度研发工具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除了汽车,张辉特别提到低空经济与医疗设备是两个正在快速崛起的领域。张辉将低空经济视为一个未来产业规模可能比肩汽车行业的巨大赛道,而医疗则是正处于从低端制造向高端研发迈进的过程。
此外,人形机器人领域也正成为新的增长点。张辉观察到,许多汽车公司将其在汽车开发中积累的能力复用到人形机器人研发上,这使得用于复杂系统建模、仿真和控制的工具链变得至关重要。
这些行业无一例外,都是高安全性、高可靠性要求的“硬科技”领域。随着中国产业升级不断深化,更强劲的工程化能力将助力中国智造迈向更高端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