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冉学东
金融市场不在于实体经济到底如何,而是人们认为将会如何,就是预期会如何。预期决定市场走势。
美国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出,通胀预期还是比较混沌。美国9月批发商品价格环比上涨0.9%,其中60%的涨幅归因于汽油成本上升。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PPI同比上涨2.6%,为 2024 年7月以来最温和的涨幅。
但是最新出台的美国9月零售销售表现不及预期,环比增幅收窄至0.2%,不仅低于0.4%的市场预期,也较8月0.6%的增速明显放缓。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9月零售销售(除汽车与汽油)环比增0.1%,远低于预期增长0.3%的水平,显示消费者支出动能正在减弱。
尽管经通胀调整后的实际零售额已实现连续12个月同比增长,显示消费需求仍具韧性,但核心零售销售(剔除汽车、汽油等类别)环比增0.1%,且未经季节调整的数据显示零售销售出现显著下滑,表明内生消费动能正在减弱。
正是在以上数据基础上,11月25日,美联储理事米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经济需要大幅降息,现行货币政策“阻碍了经济发展”,并将失业率逐步推高。
米兰主张通过一系列50个基点的降息,尽快将利率降至中性水平。他明确指出失业率攀升是货币政策过紧的直接结果。
对于中性利率,他跟美联储主席的观点显然是不同的,鲍威尔认为,当前的利率就是接近中性利率水平的。10月30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已经累计降息150个基点,利率现已处于许多中性利率估计的范围内。
就在10月30日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除了宣布把政策利率下调到3.75%-4.0%,同时宣布将于12月1日停止缩表冻结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对本次利率决议投票出现两张反对票,一张要求降息50基点,那是米兰;一张要求不降息,那是堪萨斯联储主席施密特的立场。
而在此次议息会议之前,市场把12月份降息概率也交易到接近100%。但是鲍威尔表示:“十二月份的降息并非板上钉钉,可能远非如此。”
这个米兰刚刚进入美联储没几天。他是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在政策理念上,他和特朗普非常接近。
一方面是经济数据,一方面是米兰的讲话,导致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概率大增,美元跌破100点,道琼斯指数再度大涨,人民币升破7.08,作为全球市场定价基准的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跌破4%。
米兰将失业率上升直接归因于过紧的货币政策。他表示:我们必须认识到失业率一直在上升,这是货币政策过于紧缩的结果。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失业率从8月的4.3%升至4.4%。
他警告称,如果美联储不继续以相当快的速度降息,货币政策将“扼杀所有积极发展的萌芽”,劳动力市场将无法实现应有的复苏。米兰强调:我们将成为失业率持续上升的源头,这并非好事。
他指出,近期的就业数据应该促使更多委员会成员认同继续降息的必要性。
米兰认为当前看似过高的通胀水平主要是统计幻觉,实际通胀压力将随时间消退。他解释道:在我看来,几乎所有的通胀超标都是幻觉,这是住房市场的供需失衡以及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造成的。
他认为既然不存在实质性通胀问题,美联储就应该尽快将利率降至中性水平。米兰认为,美国房地产市场迫切需要全面缓解。米兰表示:我们需要降低抵押贷款利率。
影响市场的还有一个关键点是美联储主席的人选,根据最新消息,特朗普总统的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很可能获得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提名,接替明年五月任期结束的现任主席。这一消息迅速改变了市场的预期,在Polymarket和Kalshi等预测平台上,Hassett获得提名的概率已攀升至57%,让他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热门人选。
哈塞特被认为与特朗普的经济观高度一致,包括认为应降低利率。他在11月20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由他担任美联储主席,他现在会立刻降息,因为数据表明我们应该这么做。哈塞特还批评美联储在疫情后让通胀失控。
由于下一任美联储主席遴选标准主要是对特朗普“忠诚度”,这对市场的预期影响相当大,美元再次进入贬值模式,如果没有极具说服力的数据为通胀助力,这种局面将很难改变,这就是今年以来美元跌跌不休的原因——在人们的心目中,美联储的独立性受到威胁。
责任编辑:冯樱子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