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27日报道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11月24日报道,华尔街正经历普遍的科技“疲劳症”。分析师的关注焦点集中在人工智能相关企业高估值带来的眩晕感上。随着对这项新技术商业潜力的盲目信任逐渐被审慎的态度所取代,这些企业如今也暴露出日益脆弱的一面。它们现在必须用财务业绩来证明巨额投资的合理性。然而,专家指出,这只是科技“疲劳症”的其中一个方面,这种疲劳在加密货币等高风险资产中早已普遍存在。专家表示,推动华尔街看似永无止境上涨的两大主要引擎如今正在慢慢“熄火”,并引发“无限流动性”的枯竭。
两大引擎之一首先是消费者疲劳,这已在零售企业的盈利和正在走弱的就业市场中显现出来。消费者信心和实力是2023年开始的这轮上涨行情的关键。当时,家庭和个人持续涌入市场,抱有极大的乐观情绪。随着信心的减弱,投资者正寻求更安全的资产,并抛售股票,尤其是风险较高的股票,例如科技股和加密货币。
其次,一些分析人士发出警告,融资套利交易正在被瓦解。他们特别强调了日本的情况,日本国债收益率迅速下降,导致大量套利交易平仓,日元也随之走弱。
法国LFDE资产管理公司的最新报告强调,随着美国人消费能力的下降,他们的市场投资能力也将随之减弱。美国人在消费和投资方面都明显感到疲劳。
宏观经济数据也显示出明显的疲软趋势。密歇根大学最新的消费者信心调查报告指出,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51。今年以来,消费者信心指数已暴跌7.5点,创下历史新低。与此同时,个人财务状况的预期也跌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报告指出,消费者对持续高企的物价和不断下降的收入感到沮丧。
LFDE资产管理公司表示,所有这些公司感受到经济明显降温的原因各不相同。“通货膨胀率仍相对较高,就业形势疲软……诸多不利因素促使美国人减少支出”。
LFDE资产管理公司表示,以上原因导致了加密货币和那些不盈利的科技股下跌。比特币已从年度高点下跌了30%,以太币也下跌了41%。这些资产当时的上涨反映了充斥市场的流动性过剩。据美国银行称,它们的下跌表明市场已经触顶,“加密货币正处于流动性和投机性的临界点”。
LFDE评论道:“鉴于目前的估值水平,基本面投资者不愿大规模投资,而系统性基金只会放大价格的涨跌,但个人投资者往往才是主要的买盘力量。”
此外,“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固然引发了诸多担忧和疑问,但这毕竟是一个中长期问题。短期内,我们或许更该关注普通美国民众的境况。这意味着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关注决定家庭财务健康状况的最重要因素:就业”。
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呈现出严重的放缓迹象。这一切始于今年夏季,尽管就业增长数据为正,但随后进行了大幅修正。从2024年4月到2025年3月,非农就业岗位实际新增数量比此前公布的数据少了91.1万个。劳动力市场是美国经济实力的基石,其工资水平正是推动家庭积极投资的动力。
美国银行警告称,另一个令人担忧的方面正在浮出水面。“由于融资套利交易的平仓,美国风险资产的看涨头寸受到创纪录流动性的冲击。”该银行表示,这些资产此前受到“大规模降息引发的市场情绪”的提振。
套利交易的解体已经开始,日本投资者的海外资产正在大规模回流。此前,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宣布了一项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这引发了资金回流日本市场的趋势。日本在全球持有价值3.62万亿美元的海外资产和债券。(编译/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