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7 18:03:29 股吧网页版
关于证券公司服务新质生产力和推动科技创新的思考|封面专题
来源:清华金融评论

  文/国联民生证券总裁葛小波,国联民生证券战略发展总部副总经理刘小萌

  科创板宣布设立七周年,长三角“硬科技”企业借政策东风加速崛起,未盈利第五套标准、科创债风险分担、创新券等组合拳显著降低融资成本。证监会“科创八条”“科创十六条”再拓融资渠道,并购、再融资、跨境需求同步爆发。证券公司正从“通道”转为“全生命周期合伙人”,须重塑估值体系、三位一体客户网络与AI、区块链、ETF等金融工程工具,深度嵌入产业链协同与区域创新生态,与科创企业共生共长,共筑新质生产力竞争壁垒。

  科创板设立以来,已经有数百家企业通过科创板上市,成功地支持了科创企业的发展,当然也存在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的潜力。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旨在推动科创企业的发展,提升国家的科技竞争力。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科创板八条”)、《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科创十六条”)多项深化改革的政策,进一步提升了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特别是未盈利科技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上述政策从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市场环境等多方面提升科创企业的融资效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也推动证券公司与科创企业的关系不断重构。为了更好地服务科创企业和新质生产力,证券公司的功能定位和业务模式也在发生全面转变和革新。

  科技企业的发展对证券公司的服务提出了新需求

  笔者所在的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深耕长三角,对于该区域的科创企业有较深了解。这些企业在政策的扶植下,体现出如下特征:一是更敢于投入硬核技术创新。由于政策的支持,特别是对未盈利企业和研发投入的补助,长三角民营科创企业更愿意专注于核心技术攻关,敢于闯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二是产业链协同创新更加紧密。政策鼓励产学研融合以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许多长三角民营科创企业积极融入甚至主导创新联合体,与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攻关,提升了整体竞争力。三是专业化、精细化程度加深。政策的梯度培育体系使得企业的发展路径更清晰。许多长三角民营科创企业朝着“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的方向发展,在细分领域构建起技术壁垒和市场优势。

  长三角科创企业最鲜明的特质为“科创底色浓”与“产业协同紧”,其长期发展需要持续的资本投入和技术的升级迭代。它们对证券公司的服务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融资需求。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资金,如何助力其实现高效、便捷和低成本融资战略,是证券公司服务的主要内容。其次是战略合作关系的需求。证券公司帮助其实现融资计划仅仅是最基本的服务功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融资与战略伙伴建立起股权纽带关系。最后是并购需求。科技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扩张,构建第二发展曲线和产业链整合。

  监管机构出台的政策举措对科创企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其中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新“国九条”和“1+N”政策明晰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路径,服务新质生产力是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监管机关也出台了不少支持科创企业的政策,这些政策的核心,是缓解融资难题、提升创新效率、优化发展环境。为了满足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监管机关不仅在股票市场方面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债券和信贷市场方面也提供相应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科创板“1+6”系列改革设置了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并重启了未盈利企业适用于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这为许多前期研发投入大、暂未盈利的硬科技企业打开了资本市场大门。截至2025年8月底,科创板当年受理的15家企业的IPO中,有4家是未盈利企业。债券融资有新工具,央行创设了“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对AA级以下科创债券提供30%的违约损失分担。自2025年5月份国务院召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证监会的新闻发布会以来,科创债的发行速度显著提升,仅5—7月份就发行了近650只,融资规模超过8400亿元,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达到了13%。此外,商业银行也纷纷建立信贷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机制,扩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规模、优化支持范围和流程。

  二是融资成本有所降低。多项政策旨在降低科创企业的融资成本,例如2025年5月由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是“科技金融新政”的纲领性指导。新政围绕七大领域设计15项措施,预计可为中小科创企业新增融资超万亿元,融资成本节约50个基点以上。2025年1—4月份科创债的加权平均票面利率分别为2.03%、2.16%、2.47%和2.14%,在支持政策推出以后,5月份和6月份的利率分别为1.77%和1.89%,利率显著下降......

  付费5

  阅读全文

  来源 | 《清华金融评论》2025年11月刊总第144期

  编辑 | 周茗一

  审核丨丁开艳

  责编 | 兰银帆

  Review of Past Articles -

  01

  02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