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早盘,半导体设备板块异动拉升。热门半导体设备ETF(561980)盘中直线拉涨1.79%,成交额破1亿元。成分股方面,京仪装备大涨9.53%,拓荆科技涨超7%,天岳先进、上海新阳涨超6%,芯源微、中科飞测涨超5%,沪硅产业、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等强势跟涨。

财信证券指出,全球AI产业持续活跃,国产科技自主可控需求强烈,AI龙头企业持续推动产业发展,半导体设备进口额走高。报告显示,2025年9月我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额合计为42.04亿美元,同比增长18.86%,环比增长60.20%,单月进口额再次走高。
天风证券指出,整产业链来看,受益于AI、新能源汽车等需求推动,全球半导体月销售额自2023年初以来实现持续增长。2025年9月,全球及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5.13%、14.94%,前9个月我国半导体销售额累计实现1498.8亿美元。
下游方面,存储芯片价格持续上行。
据每日经济新闻,2025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存储芯片行业迎来了一场罕见的普涨行情,进入四季度后涨势愈演愈烈。以主流的DDR5(DRAM行业成熟工艺制程的最新产品)规格的16Gb颗粒为例,9月底的价格为7.68美元,然而短短一个月后,价格就跳增至15.5美元,单月涨幅高达102%;DDR4 16Gb的涨幅也超过92%。由于涨势较快,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等存储原厂甚至一度暂停报价。来自上游的密集涨价迅速向下游终端传导,并对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业造成明显冲击。
华西证券指出,AI驱动DRAM/NAND需求大幅提升,25H1原厂减产去库,且转向DDR5、HBM等高端产品、挤占DDR4等旧制程产能,使得全球存储超级周期出现,后续供需剪刀差有望进一步扩大。
该机构认为,中国大陆先进存储具备全球竞争力,且海外扩产意愿低,看好未来中国大陆成为全球存储产能核心增量。假设远期产能占比50%,同时考虑到先进工艺节点升级带来的价值量提升,大陆存储扩产的空间超十倍。其中,设备、晶圆厂、模组作为存储产业链三大核心环节,或将受益全球存储超级周期。
数据显示,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跟踪中证半导,截至11月27日标的指数年内涨幅达47%、区间最大上涨超80%。

数据来源:iFinD,2025.1.1-2025.11.27
根据中证指数官网,中证半导主要聚焦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等芯片产业链上/中游公司,前五大权重占比约57%,前十大成分股占比超78%,集中度比较高。
行业分布上,该指数侧重上/中游半导体设备、材料、集成电路设计等,合计占比超72%,均为国产化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