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8日,“‘十四五’广东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在广州举行。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刘云华介绍,“十四五”以来,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与外汇局广东省分局紧密配合,围绕高水平便利化、跨境投融资改革、营商环境优化及结算渠道拓展等方面,推出多项试点政策,有效提升了跨境资金流动效率,增强了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便利度。
截至2025年10月末,辖区累计办理贸易外汇结算试点业务达2194.1亿美元;共有125家企业集团开展本外币跨境资金池试点,集中外债及境外放款额度超4100亿美元。
推高水平便利化试点,超2000亿美元试点业务落地
刘云华介绍,“十四五”以来,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外汇局广东省分局大力推进高水平便利,服务对外开放新格局。
2022年初,广东率先在南沙自贸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落地优化企业经常项目资金收付、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登记等13项改革措施。2024年初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全省。
“截至今年10月末,辖区累计办理贸易外汇结算试点业务2194.1亿美元。”刘云华介绍。
同时,广东率先在广州开展外商投资非企业科研机构外汇便利化试点(又称“科汇通”试点)并扩大至全省,允许境外科研开办资金,直接汇入境内的外资非企业科研机构,助力科技创新要素跨境自由流动。
深化跨境投融资创新,跨境资金池业务额度超4100亿美元
刘云华指出,广东稳步推进跨境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开展本外币跨境资金池、私募股权跨境投资及绿色外债等政策试点,推动粤港澳三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截至2025年10月末,辖区共有125家企业集团开展本外币跨境资金池试点,集中外债及境外放款额度超4100亿美元。
在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方面,已有12家企业取得试点资格,募集境外资金40.5亿美元;9家企业取得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资格,获批投资额7.3亿美元。近期,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已由南沙自贸区扩围至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广东也成为全国首批绿色外债试点地区,精准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进一步简政放权,贸易外汇行政许可笔数减超90%
通过进一步简政放权,广东金融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刘云华介绍,广东将“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由外汇局核准调整为银行直接办理,辖区贸易外汇行政许可业务笔数缩减90%以上。截至2025年10月末,这一改革已惠及外贸企业超3.4万家。
此外,广东全面落实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将资本项目收入用于境内支付时,无需事前向银行逐笔提交真实性证明材料。支持外债、境外上市等资本项目外汇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截至2025年10月末,银行累计办理近1200笔外汇登记业务,惠及企业超660家。
拓宽结算渠道,培育外贸增长新动能
在拓宽结算渠道方面,广东积极培育外贸增长新动能。其中,允许跨境电商企业扣减货物在境外发生的仓储、物流、税收等费用后差额收汇,显著降低企业资金占用成本。
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外汇局广东省分局指导银行运用科技赋能,通过系统自动批量审核交易电子信息,为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及其委托客户便捷办理跨境电商收结汇。据悉,首批1.8万笔交易电子信息审核入账不到2分钟,资金结算效率较系统自动审核前提升60%。同时,推动更多银行落地资本项目业务数字化服务,便利企业线上办理业务,有效降低企业时间成本。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黄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