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东莞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资金,结合供应链可持续信息协同披露,为金属制造产业链某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落地首单1000万元可持续信息披露挂钩贷款。这一突破性实践不仅开创了可持续信息披露与信贷资源配置深度绑定的新范式,引导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信息披露意识,更通过“数据信用”脱核模式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东莞方案”。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逐渐成为大势所趋,债权人、投资人等利益相关方对企业可持续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强烈。东莞此次创新实践的核心价值,一方面在于突破传统信贷模式局限,将可持续信息披露质量转化为企业融资的“信用通行证”,将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报告的质量纳入授信参考依据,并用好央行支农支小再贷款红利,有效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在于整合核心企业产业链数据资源(税务、发票、水电费、银行流水等),结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直接核定上游供应商授信额度。本次创新通过聚焦链主企业与上下游供应商的协同效应,推动企业可持续信息由“单家披露”转向“整链披露”,实现供应链上主要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全覆盖,将可持续信息披露转化为产业链治理的“纽带”,既提升产业链整体的ESG管理水平,又能丰富小微企业的经营情况画像,最终实现金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
在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指导下,东莞银行以先进制造业链主企业为核心,辐射其上游产业链,重点围绕“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可验证性”基本准则,建立全链条可持续信息披露机制,通过上游供应商披露排放数据与减排目标,有助于银行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识别潜在的环境和社会风险,并在“数据信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判断企业偿债能力和违约风险,最终实现业务落地。
“下一步,东莞市将鼓励更多企业披露可持续信息、增强绿色竞争力,并持续用好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资金,推动信息披露挂钩机制从金属制造业拓展至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指导银行机构开发”披露质量分级—利率动态调整—额度循环使用“的全周期产品体系,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产业链数字画像平台,整合税务、银行流水、水电费、社保、环保等跨部门数据,推广脱核供应链融资模式,支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李晓艺通讯员程昕昱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