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8 16:56:05 股吧网页版
武汉激活创新“根”力量,专精特新 “雁阵”托起民营经济新生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期,工信部通告2025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获评和通过复核企业名单,武汉市一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新产业领域企业入围成为亮点,这是武汉通过“种苗培育-链式创新-生态共生”的系统性培育模式,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打造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的显著成效。

  “今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开展,依托于我市起势成势的新领域新赛道、创新特色鲜明的‘根’企业,启动早、谋划实,新获评企业反映了我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武汉将立足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生动实践,落实好“民营经济20条”,深化“根企业”培育体系建设,形成培育品牌。

  武汉专精特新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领与政府的长周期陪跑,通过搭建民营经济生态,武汉赋能一批本土企业深耕细分领域、赢得独特优势,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从“产业配套”到“生态孕育”

  中小企业成为创新驱动重要力量

  武汉拥有丰富的高校、科研院所与实验室资源,构建起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完整链条。而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离不开政策的精准滴灌。

  9月28日,在2025武汉科创投资生态大会上,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星火种苗创投培育计划”正式发布,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与科技企业成长的“关键第一步”,旨在发展100家种苗投资伙伴,培育1000个种苗科创项目,促进10000个科技成果项目转化落地。

  “作为初创企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资金压力和市场需求对接问题,尤其在半导体高端装备领域需持续投入,以支持技术迭代和市场推广。”谦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杰表示,借助政府搭建的宣传与对接平台,公司成功渡过了初创期的艰难时刻。

  谦达智能的主要产品是高温气体检测电子陶瓷芯片,其核心技术来源于高校科研技术转化。王杰是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在读生,专攻氧化锆基高温气体传感器控制器技术。他回忆道:“读研期间,我加入学校实验室,致力于气体传感器研究;读博后,我联合团队实现耐高温氨气传感器的国产化。从始至终,这都是我们的目标。”依托产学研成果,谦达智能开发的氨气分析仪、氮氧分析仪、氢气分析仪及湿度分析仪等产品,均实现了从材料端到智能控制端的自主研发。

  今年年初,谦达智能入驻光谷青创园后,园区协助对接了多家投资机构。“青创园不仅为我们减免租金,还对接青创贷、投资机构和政策辅导,帮助获得投融资及银行贷款,定制高校人才招聘、产业链对接服务。”王杰表示,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企业最需要的资金和人才都有了着落。5月20日,在市经信局举办的“一月一链”投融资智能装备领域专场中,谦达智能研发的采用独立温区控制技术的温控器,因其能确保工艺瞬态过程中的温度均匀性获得现场包括武汉基金、江城基金、长江资本、复兴创富等投资机构认可。

  王杰坦言,如今公司已经驶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今年我们重点投入半导体高端装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特别是面向先进制程中薄膜沉积工艺的加压系统温控器。该项目目前已获得武汉市经信局、科创局等部门支持,并通过政策平台获得省市区三级资金支持意向,进入签约阶段。”

  谦达智能的成长并非个例,武汉正为更多科创“根企业”提供定制化陪跑服务。武汉启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9月,是一家专注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幼苗层企业。

  2021年4月,董事长胡培被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成为湖北工业大学先进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所所长。此后他一直围绕聚阴离子路线开发,解决聚阴离子复合磷酸铁钠应用技术瓶颈。在政府支持下,启钠新能源成功获得招商局创投等机构的天使轮投资,并通过“揭榜挂帅”项目加速技术转化。胡培曾表示:“武汉已构建起完整的新材料产业链条,强大的产业协同能力,为初创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无限可能。”关键的扶持,帮助启钠新能源平稳度过了最脆弱的初创期,得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崭露头角。截至目前,公司已建成千吨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产品送样给宁德时代、华为等下游企业,并计划启动第二条生产线建设。

  这种“精准滴灌”的模式,让中小企业不再孤单前行。在政府定制化帮扶的智慧与温度中,每一家初创企业都有一条从“幼苗”到“参天大树”的成长之路,这也是武汉民营经济崛起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从“政策扶持”到“系统治理”

  解码“根企业”培育武汉探索

  2025年4月27日,武汉在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首次提出“根企业”概念,旨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也意味着武汉聚焦产业升级与未来赛道的决心,通过培育具有源头创新能力、生态引领能力的“根企业”,武汉剑指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作为一家专注于工业软件的企业,对于我们而言,发展最需要的是人才和资金,没有人才和资金,再好的技术也难以落地。”武汉益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易平坦言。

  “政府不仅鼓励我们与高校合作、参与‘揭榜挂帅’项目,还通过贷款贴息和引荐金融机构,为我们轻资产阶段提供了关键背书。”董事长易平回忆道。在政府的帮扶下,益模科技从一家技术型小微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如今已成功落地2000个数字化工厂,客户涵盖了美的、格力、一汽、比亚迪、麦格纳等国内外众多一流企业,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50%。

  2024年,益模科技主导的“面向汽车行业的工业数字化智造云平台创新应用”上榜“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案例”名单。这也意味着益模科技在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升级和服务模式革新等领域获得权威肯定,其研发的解决方案在驱动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受到了市场高度认可。

  “政府帮我们解决了‘不敢做、不会做’的难题。”易平说,“他们不仅为我们匹配了专业导师,还帮助我们对接了一些头部企业,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机会,进一步拓展了技术和应用领域。”

  宏海科技主要经营空调结构件、热交换器、显示类结构件的研发、设计、制造及销售业务。

  2021年,宏海科技步入智能化升级改造的关键时期。副董事长周子依认为,市经信局的系统性陪跑服务成为其突破发展瓶颈的核心支撑。“彼时,宏海科技热交换器核心工艺升级面临精密冲压、传热效率优化等技术难题,市经信局联动智能制造团队组建专项工作组驻厂攻关,从模具结构改良到自动化生产流程设计提供全流程指导,帮助我们突破工艺壁垒;围绕产业链协同需求,通过‘链主+配套’对接会,推动企业与本地精密零部件供应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解决核心原材料本地化供应痛点,实现生产周期缩短、物流成本下降;在专利申报环节,提前组织知识产权专题培训,邀请专家上门指导专利挖掘与文书撰写,协助对接审查部门解答技术疑点,推动热交换器串片胀管等领域多项核心发明专利顺利获批,进一步筑牢了公司的技术护城河。”

  依托技术突破与产业链优化升级,宏海科技经营业绩实现跨越式增长。2024年,宏海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32.09%;归母净利润6544万元,同比增长34.32%。2025年2月6日,宏海科技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蛇年A股首支新股。

  在系统化的培育与扶持下,更多的武汉“根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成为推动武汉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从“精准培育”到“聚链成群”

  激活民营经济新动能

  事实上,在武汉,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已从“点”的突破走向“面”的繁荣。今年1—10月,全市以民营企业为重要力量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5%,连续22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高于规上工业9.6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56.4%。

  “我们不仅投钱,更要‘投智’、‘投资源’,让被投企业长得更快、更壮。”九州通创投常务副总经理殷涛介绍,九州通创投依托九州通集团千亿产业资源,将“产融结合+资本运作+生态赋能”模式与武汉“根企业”培育深度结合,形成“长周期陪跑”投资理念。

  武汉市的“根企业”培育坚持“技术+文化+品牌+人才”三位一体。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单纯的技术优势难以形成持久竞争力,而融合了文化内涵的品牌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和忠诚。

  对于这种观点,殷涛也表示认可。“九州通创投一直尊重产业发展规律,用长期主义,从技术、文化、品牌等全方位培育优质企业。”在九州通创投的赋能下,武汉奥绿新,专注医工转化,近几年成功将多项国内首创乃至全球领先的医疗技术转化落地为符合临床需求的医疗产品,“这得益于我们的股权投资支持,使企业能安心搞技术攻关。同时,我们把九州通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开放给被投企业,帮他们做市场推广,快速打开销路,助力被投企业实现业务突破。”

  为了进一步将武汉打造成创新技术、科技引领的沃土,今年以来“企业家书屋”“企业家大讲堂”“下午茶”等创新服务载体应运而生,有效打通了政企沟通“最后一公里”,干部持续深入开展“解稳促”企业大走访活动,累计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超4300项,成为滋养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重要软环境支撑。

  截至目前,“企业家大讲堂”已成功举办6期,通过邀请企业家分享启迪书籍与实战历程,为创业者树立了榜样,营造了鼓舞创新、尊商重企的浓厚氛围。

  武汉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创新开展‘下午茶’‘企业家书屋’‘企业家大讲堂’等服务活动,小切口针对性解决企业困难问题,既弘扬了企业家精神,也激活了中小企业的成长动能。”

  在这种努力之下,民营企业实际上已成为武汉经济转型的“强动能”和稳定发展的“压舱石”。2024年,武汉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占GDP比重达48.4%,已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今年1—8月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7%,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3.5%。

  从“种苗繁茂”到“热带雨林”,武汉“根企业”培育之路,不仅是一个个企业的成长故事,更是武汉民营经济生态的系统性变革。武汉正将“根企业”理念融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持续打造全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武汉样板”。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