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财经记者彭敏静珠海报道
“一脚油门,粤港同城。”
11月15日0时02分,当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小车查验通道的屏幕亮起,一辆粤C车牌私家车驶离出境车道,标志着备受期待的“粤车南下”政策正式落地实施。来自珠海的周先生此行专程“南下”送朋友去香港国际机场出境旅游,成为首批尝鲜者。
这一继“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后的又一跨境交通新政,让港珠澳大桥再次迎来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
七年前,这座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被定义为“超级工程”;七年后,它已蝶变为大湾区的“黄金通道”,重构着区域经济的肌理。
通道即经济
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初期主要通行的是跨境巴士和货运车辆。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政策层面的“软联通”突破。2023年,“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相继出台,驾驶港澳单牌车“北上”广东逐渐成为港澳居民的生活日常。
港澳“北上”消费热,带旺了跨境消费。从珠海返回香港、澳门的私家车后备箱里,总是塞满了山姆的爆款商品如麻薯面包、烤鸡等,还有各种日常用品。
数据显示,2023年珠海山姆会员店新注册会员中香港会员占比达35%,人均消费额突破6000元。珠海山姆店销售额突破25亿元,在全球800多家山姆会员店中排名第七。
在服务港澳方面,珠海打造面向港澳居民的跨境配送新模式,跨境电商物流、云商配送、香港商超仓储等业态蓬勃发展,日均处理港澳地区订单18万单,服务超过5万人次,今年上半年跨境电商配送货值超过30亿元,增长超过30%。
如果说“港车北上”打开了港澳居民北上消费的大门,那么“粤车南下”则为内地企业与个人打开了通往国际市场的便捷之窗。
今年,“粤车南下”政策实施后,首批开放的广州、珠海、中山、江门4个城市的私家车主,只要年满18周岁、有内地居民身份证等条件,经批准后可驾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驶入香港口岸自动化停车场。作为“粤车南下”政策的重要配套设施——香港国际机场转机停车场也于11月15日正式启用,首日便迎来超过40辆车“尝鲜”。
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葡语国家研究院院长叶桂平表示,“粤车南下”标志着跨境交通由“单向流动”进入“双向奔赴”的新阶段,将进一步促进粤港澳三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互联互通,推动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的形成,无疑将带动跨境旅游、消费和商业活动的增长,加速大湾区市场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标志着港珠澳大桥的经济价值进入全新阶段。
大桥早已不是节假日的“打卡景点”,而是日常商贸往来的“高频通道”。如今,港珠澳大桥枢纽集聚和辐射效应日益增强,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交通和经贸纽带。
7年间,经珠海公路口岸往来三地的旅客数量超9334万人次,车辆累计逾1942万辆次;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总值累计1.24万亿元,月均进出口值从开通初41亿元升至今年超254亿元,增长超5倍。货物收发地覆盖内地31省区市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澳车北上”“港车北上”到“粤车南下”,港珠澳大桥见证了粤港澳三地从“地理相连”到“制度相融”、再到“人心相通”的深刻变迁。
产业再布局
在大桥口岸,每天有近100万个包裹发往世界各地。
作为跨境直购出口的第四大口岸,外贸新业态在这里发展迅猛,企业利用大桥打通对接香港、澳门国际机场“出海”新路径,持续助力“中国制造”“出海淘金”。
珠海市优跨供应链有限公司的电商业务跨越粤港澳三地,是交通互联、物流便利的受益者。“对于电商企业,时间就是竞争力。随着通关效率的不断提升,现在从大桥口岸出口的电商货物可以做到‘港澳地区一日达、全球七日达’,我们公司电商订单增长迅猛。”负责人罗睿介绍。目前,该公司已承接菜鸟、拼多多等多家国内知名电商企业业务。
长期以来,“跨越珠江口”是珠三角的一大难题,“东强西弱”更是珠三角经济圈亟待打破的局面。
通道之上,产业加速重塑。有研究机构测算,珠三角城市与香港的陆运距离每减少1%,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外资投入金额能分别增加0.2%和0.7%。
叶桂平表示,在港珠澳大桥的牵引下,珠江西岸的区位劣势被扭转,物流成本显著降低,催生了以跨境电商、冷链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新业态,同时促进了港澳与内地文旅资源的深度融合,“一程多站”式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正在形成。并且,大桥推动了大湾区产业链的“西进”与“优化”,香港的国际化管理、资金和技术优势,以及澳门的专业服务与文旅会展优势,与珠江西岸丰富的物产资源、加工产品及人力优势正加速对接。
今年1月,一台从美国启程的CFM56-7B飞机发动机,跨越太平洋降落在香港,再经港珠澳大桥飞驰至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这台发动机在横琴海关完成保税租赁手续后,再经过深中通道,正式交付给位于深圳的东海航空公司使用。
飞机以及飞机发动机租赁,因其货值大、利润高,常被称为融资租赁行业“皇冠上的明珠”。其多为跨国性交易,涉及航空运输及飞机、发动机制造、维修等高技术产业,是融资租赁业务中交易结构最为复杂、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业务之一。
横琴金投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愈强表示,对于租赁业务而言,像飞机发动机等高端装备往往需要进口,而进口流程包括货物从国外运输至境内,然后完成保税报关手续才能交付给国内的客户。
“在没有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之前,从香港到横琴陆运需要绕行广州,从横琴完成查验后要再经过广州才能到达深圳,完成整个流程需要两天的时间。目前可以压缩到一天时间,大大提高了珠江两岸的货物运输以及贸易便利性。”郭愈强透露,目前公司在澳门已经设立了租赁平台,未来也计划在香港设立租赁平台,进一步拓展海外租赁市场,同时为国内企业出海提供帮助以及助力国产装备出口。
叶桂平表示,“粤车南下”政策将为广东的产业资源与港澳的金融、科创资源搭建起更便捷的对接通道。澳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尤为独特且关键,澳门具备中葡平台定位,可以凭借其联通葡语国家的优势,成为大湾区对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的超级联系人。
“在跨区域资源配置中,澳门可以积极发挥其在文旅会展、金融服务、科技合作等领域的优势,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广阔空间和制度创新相结合,深化‘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的琴澳产业联动发展新模式。”叶桂平说。
“港珠澳大桥通车七年来,其核心价值已远超‘超级工程’的物理连接本身,更像一条改变区域经济时空观的经济动脉。”叶桂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