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外盘挤仓扰动,铝价高位震荡)
海外挤仓影响尚未结束,隔夜外盘铝价继续收涨。LME三月期铝价涨0.71%至2908.5美元/吨。国内夜盘先抑后扬,沪铝主力合约轻微收低于21570元/吨。早间现货市场明显走弱,下游明显畏高,仅刚需采购,贸易商同样谨慎接货,持货商出货换现意愿高,总体成交量下降。华东市场主流成交价格21420元/吨上下,较期货贴水30左右。华南市场主流成交价格在21280元/吨上下。价格不断攀升使得原本动力不足的消费愈发乏力。终端市场总体缺乏进一步上升动力,部分市场呈现转弱态势,在汽车市场消费的带动下,总体仍表现一定韧性。近期供给端总体变化不大,运行产能平稳,产量轻微爬升。当前库存总体偏低,但去库不顺畅。国内基本面矛盾实际不突出,近日海外持续有挤仓行为,致使伦铝走强也带动沪铝上涨。短期在海外挤仓影响下,铝价高位运行。操作上追高需谨慎,谨防回调风险。
铸造铝合金:(消费季节性向好,铝合金价格高位运行)
铝合金期货夜盘先抑后扬,主力合约轻微收高于21070元/吨。近期再生铝合金企业开工率变化不明显,受限于废铝供应不足,再生铝合金产量总体趋稳。消费则呈季节性回暖态势,汽车产量的攀升带动总体消费向好。不过价格快速上涨,下游压铸企业采购积极性受挫,补库意愿低。当前库存总体仍处于高位。短期基本面仍缺乏有力驱动,铝合金价格跟随铝价为主。操作上建议关注二者之间的套利机会。
铜:(美国制造业PMI不及预期,铜价承压回落)
隔夜铜价震荡运行,主力2512合约收于86990元/吨,跌幅0.36%。隔夜公布的美国10月ISM制造业PMI为48.7,不及预期的49.5,前值为49.1;上周公布的国内制造业PMI亦不及预期;而且上周美联储表述偏鹰,12月降息概率下降,短期铜价或承压调整。不过铜价回落后将提振下游消费,预计下方空间有限;中期对铜价仍看涨,回调或提供介入机会。从铜基本面来看,自由港印尼矿山事故导致减产的量级和时间均大幅超出市场预期,铜需求在新领域消费的提振下韧性较强,26年全球铜供需将进入紧平衡。铜价重心有望持续上移,可考虑逢低建仓。
镍/不锈钢:(成本支撑下,镍价谨慎追空)
隔夜镍价震荡运行,主力2512合约收于120620元/吨,跌幅0.27%。目前镍价已处于低位,12万附近镍价面临一定成本支撑,而且印尼已开始2026年镍矿审批工作,镍矿整体不确定性增强,也存在炒作可能,追空需谨慎。不过纯镍供应过剩趋势难以扭转,库存持续累库,镍价上方高度也受限。建议区间操作高抛低吸。不锈钢价格下跌之后,钢厂已陷入亏损,下方面临一定成本支撑。但目前不锈钢下游需求仍偏弱,库存居高不下。不锈钢整体以逢高沽空思路对待。
氧化铝:(过剩格局不改,期现价格继续承压)
氧化铝期货夜盘震荡收低,主力合约收于2780元/吨。早间现货市场小批次成交,北方个别电解铝厂常规采购,贸易商出货,成交价格小幅下跌。现货平均价格稳中略降。近期供需基本面均变化较小。氧化铝运行产能总体平稳,暂无更多减产,也无新产能投放,产量维持在高位。下游电解铝也无更多产能投放,消费增加不明显。而出口量也未有明显增加。当前供应过剩局势不改,库存继续攀升,期现价格继续承压。在企业规模性减产前,过剩格局不改,氧化铝价格也将维持弱势。建议反弹做空。
锡:(消费转弱,锡价缺乏上行动力)
LME三月期锡价涨跌0.73%至35915美元/吨。国内夜盘同样震荡回调,沪锡主力合约收低于284900元/吨。早间现货市场交投较弱,锡价继续上涨,而消费受挫,下游零星采购,贸易商谨慎观望,持货商积极出货,市场总体成交稀少。现货升水轻微波动。当前消费总体趋弱,国补退坡,消费电子及家电消费明显转弱,焊料企业订单减少。供给端则总体平稳,锡精矿供应依旧偏紧,冶炼厂开工率提升困难,精炼锡产量无明显增加。当前基本面偏弱,不过库存仍不高,暂无明显压力,另外海外库存仍处于低位,外盘挤仓风险仍存。操作上不建议追高,多头高位止盈。关注后期库存变化。
工业硅:(供给端收紧支撑现货市场上涨,但需求端难有改善,实际成交有限,行情或维持震荡,建议区间操作)
周一工业硅主力合约收盘价9140元,幅度-0.38%,跌35元,单日减仓297手。工业硅现货价格环比小幅上涨,枯水期西南停产预期继续给企业带来信心,支撑企业挺价捂货,但市场交投仍未有改善,下游谨慎采购,市场保持博弈。行业开工有一定程度收紧,西南地区电价上调,减产明显,停炉数增加,而北方产区供给暂稳,仍需关注后续大厂复产节奏。多晶硅市场僵持,交投平淡,南方及华东基地保持减产,但下游需求疲弱,产业链分布式光伏及海外出口相关市场销售承压,导致库存持续增长,压制价格。有机硅价格继续松动,行业累库风险增加,使得企业进一步降价让利出货,而下游淡季临近,虽有一定需求释放,但规模依然有限,宽松供需格局难改。铝合金原材料供给仍偏紧,虽然现货价格维持小幅增长,但行业利润受原料侵蚀,部分企业降负,对工业硅需求有所下降。行业库存环比增长,市场库存持稳,工厂库存小幅累增,仓单量有一定减少。成本继续上抬,下游需求虽有韧性,但进一步增长有限。工业硅基本面利多利空皆有,但难出现趋势性驱动,现货价格预计维持震荡。供给端后续西南虽有一定减产,但西北后续仍有复产预期,行业供给减量虽有,但幅度或有限。需求端“反内卷”或压缩后续多晶硅产量释放,而有机硅面临淡季,铝合金亦有减产计划,对工业硅消费难有改善。主力合约预计仍以区间震荡为主,短期建议区间操作,政策预期支撑下,下游需求仍有利空酝酿,中长期可考虑空单布置。
多晶硅:
周一多晶硅主力合约收56065元,幅度+0.18%,单日增仓1488手;收储平台相关消息面仍在扰动,但落地情况暂未有公告出现,市场多空继续博弈,盘面基本面利空和政策利多交织。现货市场价格弱稳,交投平淡,下游需求疲弱,产业链分布式光伏及海外出口相关市场销售承压,导致库存持续增长,压制价格。行业开工环比小幅下降,平枯水期临近,电价上涨,预计月初西南及华东地区将加速减产,而北方地区开工互有增减,整体供给将保持收紧趋势。市场需求表现难有改善,分布式项目端的疲软影响相关规格组件到硅片的出货,而印度等海外市场需求的退坡也影响了相关尺寸产品的销售,目前下游需求主要靠集中式项目支撑,各环节累库风险上升,硅片至电池片减产预期增加。多晶硅库存维持增长,厂库高位累增,仓单量较上周小幅下降。近期市场交易重心再度回归政策预期,基本面目前依然偏宽松,需求端仍有萎缩趋势,现货价格承压;但枯水期减产预期,以及“反内卷”政策利多仍给市场情绪提供驱动,预计后续主力合约易涨难跌,但仍需关注政策的执行情况。短线不建议做空,中长线可多单布置,反套策略可以关注。
碳酸锂:(淡季需求韧性进入验证期,待供需矛盾明朗化)
11月4日,碳酸锂期货主力LC2601下跌0.1%,报收于82280元/吨,成交量58.67万手,持仓量52.52万手,增仓14744手。近期碳酸锂期货波动率衰减磨底中,现货价跟涨期价,但散单对高锂价接货意愿不强。近期受强现实及强情绪面影响,增量资金涌入碳酸锂期市驱动锂价持续上行。短期旺季消费端表现确定性强劲,周度显性库存边际仍在去库且去库加速。上周五市场消息传枧下窝复产进度加快,锂价大跌,据官方,该矿目前暂无可公开的实质性进展。预计后续博弈点为:1.高需求可持续性以及年底淡季需求实际兑现情况;2.宜春涉锂资源审批情况以及枧下窝复产节奏。短期受强现实影响以偏多思路为主,不建议进行左侧交易,后续可继续跟踪需求韧性表现以及供给侧边际变化情况,据此关注冲高后右侧沽空机会。可关注更远月-05正套机会。
贵金属(贵金属持续震荡调整,美国就业市场再现降温信号)
隔夜贵金属价格持续调整,伦金和伦银围绕4000和48美元关口震荡,分别收跌于4000.95美元和48.08附近,金银比行至83。美国就业市场再次出现降温信号,今年企业裁员人数创下2020年以来新高,知名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均大规模裁员。另外,美国10月ISM制造业PMI持续8个月位于荣枯线下方,需求和就业疲软,通胀有所降温。短期来看,近日美元指数走高使得贵金属价格有所承压,同时不利因素接连释放有助于降低价格风险,但其价格隐含波动率尚未企稳,持续关注伦金4000美元及伦银48美元的重要技术关口。中长期来看,央行购金具有持续性,例如近日韩国央行考虑自2013年以来首次购买黄金,叠加全球货币的泛滥和去美元化趋势,将继续支撑贵金属价格中枢上行,后续贵金属可能仍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