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依旧持有巨量的储备订单待交付,生产速率以及财务状况也正在获得改善,同时接踵而来的新的飞机订单也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市场地位的稳固带来保障,但对于全球最大的两家商用飞机制造商美国波音公司(下称“波音”)以及欧洲空中客车公司(下称“空客”)来说,距离真正的顺风顺水,重回正轨都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业绩增长
7月31日,空客发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上半年的合并财务业绩报告。财报数据显示,空客在上半年营收达到296亿欧元,相较上年同期的288亿欧元增长了3%。息税前利润为16.17亿欧元,与去年同期的14.56亿欧元相比也得到了提升。
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商用飞机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贡献了208亿欧元营收,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2%。商用飞机业务相关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17.14亿欧元,与去年同期的19.54亿欧元相比也有小幅下滑。
按照空客方面的说法,这一结果“主要反映了交付量的减少,但有利的对冲比率和研发费用的下降部分抵消了这一影响”。
根据空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其在2025年上半年共交付306架商用飞机,其中包括41架A220飞机、232架A320系列飞机、12架A330飞机和21架A350飞机。与去年同期的323架有较为明显的下降。
相比之下,空客直升机的交付量和营收都保持了增长态势,从2024年同期交付124架增长至今年上半年的138架,收入增幅16%,达到37亿欧元。
“2025年上半年,整个公司的商业表现强劲。公司上半年的财务状况反映了防务与航天业务的转型进展,以及民机交付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我们的生产正按计划进行,但由于A320飞机项目持续面临发动机的供应问题,下半年的交付量占比将更多。”空客首席执行官傅里(Guillaume Faury)表示。
相较于主要竞争对手空客,波音虽然仍然没能从亏损中走出,但从上半年营收以及交付量、产能等诸多方面来看已经获得了显著的改善。
7月30日发布的二季度财报显示,波音在今年第二季度营收达到227.5亿美元,上半年整体营收达到42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35%和26%。
财报数据显示,二季度波音净亏损为6.12亿美元,合每股亏损0.92美元,较去年同期14.4亿美元的亏损明显收窄。上半年净亏6.4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7.94亿美元相比也有大幅度下降。
在波音首席执行官凯利·奥特伯格(Kelly Ortberg)看来,波音“为改善安全和质量所做的变革正在取得显著成效,随着运营的逐渐稳定,我们正在向客户交付更高质量的飞机、产品及服务。”
自2018年以来交付量创下新高是波音业绩改善的关键。在第二季度,波音交付新飞机达到150架,整个上半年交付量达到280架,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75架。波音方面表示,今年的总交付量有望达到580架,较去年的348架有了巨大的提升。
“交付量增加就会带来现金流的增加,意味着财务状况的改善,会对生产环节带来更多正向反馈,从而进一步改善公司整体的状况。”一位现居伦敦的航空航天业分析师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对飞机制造商来说,在行业已经整体走出诸多负面因素影响,重新开始进入快速增长周期,航空公司对于运力增长的需求也开始从更多新订单有所体现,尤其是一些超大规模订单不仅将为制造商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生产活动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更为一些新型号飞机市场前景带来积极影响。
今年以来,波音在订单增长方面可谓是表现突出,仅仅在第二季度,波音获得的净订单量就达到455架,并且其中大部分是价值更高的777X和787系列宽体机。
这其中包括卡塔尔航空创纪录的120架787系列飞机订单。这笔总价值高达2000亿美元的订单在美国总统出访卡塔尔期间签订,类似的交易在其出访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期间也有发生,该国的阿提哈德航空公司订购了总价值145亿美元的波音宽体客机产品。
挑战重重
截至6月30日的数据显示,波音目前按照ASC606会计准则统计下的储备订单总量近6000架,总价值超过6000亿美元。
现在对于波音而言,一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尽快通过监管机构的审查,并解决目前生产中所面临的一些瓶颈问题,从而解除在产能方面的限制。
在二季度财报中,波音透露其737系列飞机月产量已经达到38架,这也是美国联邦航空局在此前出现质量问题之后给波音设定的产能上限。如果能够获得批准,今年内还将进一步将生产速率提升至每月42架。同时,787系列宽体机的月产能也已经达到7架。
但对波音来说,在提升产能之外,还有多款新机型仍然面临着延迟交付问题,其中737MAX的两款衍生型号737-7和737-10因为发动机除冰系统需要重新设计而推迟取证,而777系列最新型号777X原计划在2020年交付,不过在经过多次推迟之后,目前首次交付的时间可能会在2026年。
今年同样在订单方面收获颇丰的空客也面临着交付压力,但其在半年报中强调将维持820架的全年交付目标不变。
空客方面透露,目前单通道的A320系列机型仍然将争取在2027年实现月产75架的生产速率,目前A320系列在包括欧洲、中国以及北美共四个生产基地进行总装,其中中国天津的第二条总装线有望明年开始投运,届时空客全球将有10条总装线同时开工建造A320系列机型。
在最新发布的财报中,空客方面表示,A330项目目前稳定在每月4架飞机的生产速率。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公司目前的目标是到2029年实现每月5架飞机的生产速率。
然而供应链问题依旧困扰着目前几乎全部的商用飞机生产商,按照空客方面的说法,具体的供应链挑战给A350和A220项目的产能提升带来压力,尤其是与势必锐航空系统公司(Spirit AeroSystems)相关的事宜;公司继续朝着2028年实现月产12架A350飞机、2026年实现月产14架A220飞机的目标迈进。
空客方面表示,在收购势必锐航空系统公司部分工作包方面进展顺利。由于监管部门的审批仍在进行中,预计交割日期将推迟至2025年第四季度,但各方仍在全力推进这一进程。
势必锐此前在生产质量方面出现的问题导致波音交付给阿拉斯加航空的一架737-9飞机在空中发生门塞脱落事件,幸运的是没造成进一步的严重后果,但也直接导致其被制造商收购分拆。
不过对于脆弱的航空业而言,导致行业面临危机的因素无处不在,比如美国此前发起的贸易战引发的关税危机,对一直以来都受益于全球化的航空制造业来说无异于头悬利剑,好在这个问题至少目前暂时不会对航空制造业带来更多负面影响。
包括中国与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已经暂时与美国在关税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将包括民机制造以及零配件供应的税率重新恢复到零或是极低的水平,这不仅让飞机制造商以及零部件供应商“逃过一劫”,也使得航空公司免于遭受采购飞机成本大幅增加的局面。
在傅里看来,航空业依然面临着复杂多变的运营环境,但在关税方面,欧盟和美国最近达成的协议将恢复民机零关税,这对行业来说是个可喜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