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周末,淘宝闪购、美团突然发动“周末战役”来冲单。在双方晒出新成绩单的同时,战局也无可避免发生微妙变化。
7月5日当天,美团宣布即时零售当日订单突破了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过1亿单;淘宝闪购则表示,7月5日当天,单日订单数首次突破8000万单,日活跃用户数(DAU)达到2亿。
值得注意的是,淘宝闪购最新公布细分数据显示,超8000万日订单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占比超过16%。其中3724个非餐饮品牌的订单数对平台上线之初实现翻倍增长,涉及食品、母婴、个护、家电、酒类、3C数码等多个品类。
细分数据背后暴露了淘宝闪购更加明确的决心:外卖大战只是第一步,即时零售大战会逐步深入更多细分战场。
非餐饮订单占比超16%
7月2日,淘宝闪购公布了500亿元新补贴计划,再次表达了整合饿了么、飞猪,构建大消费平台的决心。7月5日,随即到来的周末中午,淘宝闪购突然加大发放大额券力度,引发美团应战。
从双方公布数据看,随着大战的深入,竞争策略与节奏亦发生分化。
淘宝闪购公布数据显示,500亿元补贴上线第一周,4124个餐饮品牌生意突破历史峰值,2318个非餐饮品类订单量翻倍。
具体到餐饮细分市场,4124个品牌破峰次数达9818次。淘宝闪购发现,在这些破峰的连锁品牌中,95%为城市区域连锁品牌,小吃、地方菜、快餐等中小连锁品牌商家占比超过五成。
其中咖啡、饮品、甜品、小吃、西式快餐等多品类品牌餐饮订单量环比增长超过150%。反映到消费者端就是喝奶茶喝到爆,为了及时用掉大额券,冰箱快速塞满。
另外,淘宝闪购方面表示,加大补贴力度是以巨大流量反哺线下商业、服务业,为中小商家创造生意增量,近一周中小商家生意订单增长约120%。
伴随阿里旗下各业务板块“散装”冠名“苏超”,淘宝闪购的热度持续借“苏超”发酵。淘宝闪购举例,以南京为例,江苏南京商家永民手作的生意环比增长超过1倍,补贴带来的订单中超过60%为品牌新客,淘宝闪购的订单占比领先其他平台。
在讲述餐饮“故事线”的同时,淘宝闪购也开始讲述其他类目的增长故事。
淘宝闪购表示,超8000万日订单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占比超过16%。截至7月8日,3724个非餐饮品牌的订单数对比平台上线之初实现翻倍增长,涉及品类包括食品、母婴、个护、家电、酒类、3C数码等。
从订单结构来看,淘宝闪购已向全品类大幅拓展。数据显示,7月5日当天淘宝闪购上粮油米面订单增长了489%,休闲食品增长了388%,潮流玩具增长了236%,运动服饰增长了144%,美妆个护增长了114%,运动服饰、滋补保健、图书音像、汽车用品等品类增幅也均超过100%。
以头部量贩零食品牌万辰集团为例,今年6月入驻淘宝闪购以来,线下门店迅速扩张至近2000家。7月5日当天,万辰集团整体订单量较前一周同期激增922%。
泉州连锁商家巡汤炖罐订单环比上涨111%,其负责人陈总表示,“今年的招商目标将从60家增长到100家”。
此外,淘宝闪购预测,一些新的消费场景正在出现,比如“外卖点空调”,7月以来,冷风机、空调扇等家电订单增长了超10倍,“蚊帐”订单量更是飙升600%,不少人连夜下单。
“二线战场”持续酝酿中
在业内人士看来,暑假叠加高温,是打外卖大战的最好时机,阿里、美团、京东仍会持续投入补贴,抢占外卖市场。
另外,二线战场已经在酝酿中。当市场将眼光聚焦外卖大战时,有读者向记者爆料,重庆、杭州等城市的淘宝闪购金刚位,已经上线“特价酒店”频道。暑假同时是暑期游高峰,在部分城市测试“特价酒店”,暗示接下来酒旅业务也将成为“即时零售”新战场。
“新增500亿元补贴,将在12个月内逐步发放,不同阶段策略也会不一样。”淘天集团方面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
即时零售的市场有多大,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预测,2025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该市场是继零售电商、跨境电商、大宗品电商、生活服务电商、机酒旅游、私域电商之外,电商的最后一个“万亿级”存量市场。
“淘天之所以下定决心all in大战,在于想清楚与其在别的平台上吸流量、洗流量,不如在自己平台上开入口、搞补贴。”一位接近阿里巴巴的观察人士透露,“截至目前,淘天内部认为尝试后数据特别好。”
“此战对阿里、京东、美团而言,意义重大。”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认为,“美团凭借其在外卖领域的领先地位,通过‘全品类覆盖+技术优化’巩固优势,重在防守;淘宝闪购依托淘天流量与饿了么运力,以500亿元补贴快速抢占市场,重在进攻;京东外卖则聚焦‘品质堂食’,通过‘零佣金+高福利’吸引商家与骑手,重在突破。这些策略碰撞,形成了当前即时零售市场的竞争格局。”
不过仍有多位业内人士对此持观望态度,“此前团购‘百团大战’、外卖补贴战以及网约车、共享单车补贴战,都是百亿甚至千亿元规模的烧钱大战,导致大量平台持续亏损甚至倒闭。”陈礼腾表示。
毕竟“即时零售”的市场规模仍停留在预测中,真实的市场需求究竟有多大,只有下场在风浪中搏斗过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