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科技企业加快了抢占AI编程赛道的步伐。阿里云刚刚发布的通义千问AI编程大模型Qwen3-Coder在发布当日就宣布一个月内限时五折,加上7月11日发布并开源,擅长代码与 Agentic 任务的Kimi K2 模型,国内AI编程大模型每百万 tokens的价格已经降到了输入4元、输出16元左右(0-128K 上下文)。

这个价格接近海外编程模型Claude4的1/5,以7月24日汇率计算,0-128k上下文长度下,Claude4每百万 tokens的输入价格为21.47元,输出价格为107.36元。对此,Forrester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戴鲲对记者分析,通过价格策略的调整,国内厂商正试图快速吸引开发者试用,培养使用习惯,加速生态建设,同时收集真实反馈优化产品,以短期让利换取开发人员黏性与长期市场占有率。
AI编程这个赛道下,尽管海外企业发力较早,但相对乐观的商业化场景让国内企业在这个赛道的投资热情也不断升温,除了字节、阿里等对AI编程产品的推广,AI编程基座模型的能力提升和性价比也在助推国内AI编程领域的发展。
戴鲲告诉记者,AI编程大模型比拼的关键领域包括上下文长度、Agent任务能力、数据质量、工具链支撑能力、企业内部生态集成能力、用户体验、多语言支持能力以及价格体系。从模型能力来看,国内外之间的差距在动态变化中显著缩小,甚至在部分领域与国际持平乃至超越。发布模型的同时,阿里云表示,在SWE-Bench评测中,Qwen3-Coder比肩全球最强的编程模型Claude4。
从Qwen3-Coder发布当日便限时降价的动作来看,阿里云既想打出性价比又想抢声量的野心不难想见。在这背后,随着技术能力的提升,中国厂商在AI编程赛道中或许正在迎来一个好的“抢滩”节点。
这一方面来自于AI编程在国内的企业端市场正在打开。戴鲲表示,随着生成式AI与智能体式AI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企业对相关技术的采用已经开始进入战略性规模化采用的初期,降价策略对预算敏感的中小企业及开发者吸引力显著,可能加速开发人员采用与生态迁移。
另一方面,从业内视角看,AI编程的商业化前景可能发展迅速。此前,通义灵码相关负责人神秀(花名)曾透露,目前AI编程工具的付费用户渗透率大概在10%至20%,核心的原因是产品还没有到大家必须得使用起来的程度,平均提效水平还在10%-30%之间,但海内外模型发展非常快,六个月以后再看,说不定就已经50%、60%,再过一年,说不一定就要到80%了。
随着国内科技企业在AI编程领域的动作增多,降价之外,能否持续提升产品能力,将性价比落到用户体验实处也至关重要,“掘金”AI编程赛道的想象力正在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