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热传阿里巴巴在新零售上有新的大动作。9月10日,“高德扫街榜”横空出世。同时,阿里巴巴将发放超过12亿元补贴等措施,发力到店业务,鼓励用户到店消费。此举引发各界关注和热议。
今年以来,政府接连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消费,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而“金九银十”恰是传统的消费旺季和提振消费的良机。在这样的背景下,阿里此举意味着什么?大型平台出招“引流”消费,对亿万消费者、千万商家、平台自身又意味着什么?本期《中国经营报》“零观科技”栏目邀请相关领域的大咖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分享。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蔡跃洲认为,“高德扫街榜”的出现,无疑是平台企业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介入到准公共领域的一次服务创新,反映出大平台、大科技公司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主动性。
平台服务创新提振消费
在互联网信息化社会,各种榜单纷纷出现,如大家熟知的米其林榜单、各平台必吃榜等餐饮榜单评价体系,目的都是希望通过一种榜单的推荐认定,推动顾客反复到店消费。
各类榜单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和拉动消费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困惑和问题。一些消费者会发现,有些好评是商家用“赠品”换来的,一些店铺去一次就再也不想去了,也就是“头回客难成回头客”。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份客观公正而又有价值信息量的榜单就很重要了。“餐饮榜单能为购买方、消费者提供一个关于产品服务质量简洁的评价信号或高度浓缩的信息。”蔡跃洲表示,当然,信号/信息的有效性与评价机构的权威性、独立性等密切相关。通常权威独立第三方会给出更为可信、更具参考价值的评价。
在蔡跃洲看来,高德扫街榜是平台企业利用自身数据和技术优势,介入到准公共领域的一次服务创新。一方面,高德作为平台企业/科技公司,本质上是以盈利为核心目标的微观商业主体,发布这种准公共服务性质的榜单,助力提振消费且宣布“永不商业化”,这反映出大平台、大科技公司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主动性。
另一方面,高德在线下出行数据方面的优势,使得这份“扫街榜”有着更高的可信度,能够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质量、品种、特色、人气等信息,无疑将有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从而更有效地对接供需、挖掘消费需求,助力当下消费提振。
助力“到店” 提升“人间烟火气”
今年以来,外卖大战成为各界关注焦点。平台通过大力补贴和优质服务吸引用户在自家线上平台消费,在这个过程中,平台得到了流量,顾客得到了实惠,商家得到了订单。
不过也有一些商家反映到店堂食的人流出现了波动。“从目前来看,高德扫街榜可以有效引导消费者到线下商户。对于真正高质量、有特色的中小餐饮商户来讲,相当于免费享受到平台提供的引流,可以预期,不少中小商户将因此而显著增加盈利。”蔡跃洲说,当然,这种更为客观的榜单也会倒逼商户提升服务质量,从而让更多消费者更有获得感。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千万中小商家,尤其是餐饮类商家和涉及服务消费的商家,正是“烟火气”的供给者。
蔡跃洲认为,代表“烟火气”的中小商户,能够在市场中生存下来,本身就说明其菜品和服务有自己的特色,在促消费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无论是主管单位还是以平台企业为代表、具有准基础设施特征的特殊企业,应该更多从保留特色、对接供需的角度去提供服务。让更为小众、长尾的餐饮需求能够快速有效得到满足,也让各具特色的中小餐饮商户在差异化竞争中找到各自的市场空间。
在当下中国人均收入1.4万美元的水平下,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的潜力巨大。蔡跃洲建议,要利用好平台企业在技术和数据方面的优势,将真实有效的供求信息,通过平台即时地传递到供需双方,从而更为高效地对接供需,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这样,才有可能将消费者的需求潜力挖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