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9月17日讯 小红书在本地生活领域又有新动作。
《科创板日报》记者从小红书方面获悉,其本地生活会员服务 “小红卡” 正式上线,首期面向上海、杭州和广州三个城市开放。
这一举措标志着小红书在本地生活赛道的布局再度升级,试图凭借其内容种草独特优势,在竞争激烈的本地生活市场分得一杯羹。
小红书加码本地生活
据悉,小红卡定位为“精选吃喝玩乐一卡通”,年费为 168 元 / 年,相当于淘宝、京东会员。目前,小红卡覆盖的线下门店主要集中在餐饮类、休闲活动及展览演出类商家,仅开放给上海、杭州和广州的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小红书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政策扶持力度也在持续加大。7 月初,小红书宣布开放 “休闲娱乐” 服务类目,针对美食和休闲娱乐类目的商家,平台将长期减免入驻保证金,且在 2025 年 12 月 31 日前,技术服务费率从 2.5% 持续下调至 0.6%。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面向休闲娱乐商家开放入驻,并未划分城市范围,直接向中国大陆所有符合条件的商家敞开大门。
事实上,小红书布局本地生活领域由来已久。早在 2023 年 4 月底,小红书上线咖啡品类团购活动,其官方账号 “土拨薯” 开始活跃,这被外界视为其在本地生活服务赛道的起步。
同年 5 月,小红书在上海、广州试点团购套餐,品类聚焦咖啡和茶饮;7 月,官方探店合作中心在北上广深上线,将此前单纯的探店内容成功延伸到交易环节。不过,在内测期间,小红书仅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成都 5 个城市开放本地生活团购功能,试水动作较为谨慎。
去年 9 月 3 日起,小红书正式向全国 49 个城市开放餐饮团购业务,覆盖范围大幅扩大。如今,随着餐饮团购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以及服务目录的拓展,小红书在本地生活服务赛道持续深耕的决心愈发明显。
资深零售专家兼投资人张伟荣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小红书不断扩大本地生活业务布局是平台发展的必然选择。小红书作为一个内容社区,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丰富的内容资源。从内容社区向交易平台延伸,能够实现商业闭环,提升用户黏性和平台变现能力。
张伟荣进一步解释称,用户在小红书上看到感兴趣的商品或服务后,可以直接通过平台进行购买,这种购物体验将进一步增强用户对平台的依赖。同时,交易环节的加入也为平台带来了新的盈利模式,有助于提升平台的商业价值。“这种战略布局也符合当前互联网平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许多内容社区都在积极探索向交易平台转型,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
本地生活市场竞争白热化
当下的本地生活市场,巨头林立,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
美团作为行业老牌玩家,凭借多年积累的商家资源、完善的配送体系以及庞大的用户基础,在到店餐饮、外卖等核心业务板块占据领先地位,其到店业务一直是利润的重要来源。然而,如今美团正面临着来自各方的激烈挑战。
抖音自 2020 年上架团购功能,2021 年成立生活服务一级部门以来,发展势头迅猛。凭借其短视频巨大流量入口,抖音通过低价团购套餐迅速抢占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其 2023 年 GTV(总交易额)同比增长 289.6% 至 3000 亿。尽管抖音在中小商家渗透、服务履约、用户长期留存等方面存在挑战,但已然成为本地生活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今年,阿里巴巴也强势回归本地生活战场。先是通过高德入局本地生活到店领域,启动 “烟火好店支持计划”,发放超 10 亿元补贴鼓励用户到店消费;之后阿里通过构建差异化信用体系,依靠高德、饿了么、淘宝、支付宝全生态跨场景协同,试图培养用户心智,在本地生活市场分一杯羹。
此外,京东自 2 月份进入外卖赛道,迅速在酒旅、医美等细分领域渗透,同时今年 7 月,京东达达事业部正式更名为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下设秒送(含外卖)、酒旅、家政、研发、整合营销、中台等多个业务部门。
在张伟荣看来,要想在本地生活市场与美团、抖音等巨头相争,小红书还面临诸多挑战。如何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是关键问题之一。
“在本地生活领域,消费者更注重服务的品质和可靠性,小红书需要加强对商家的审核和管理,确保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填补现有团购造成的信息差缺口也至关重要。小红书需要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 张伟荣向记者说道,洞察下沉市场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也是小红书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下沉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消费者的需求与一二线城市有所不同,小红书需要针对性地推出适合下沉市场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