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至26日,2025云栖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举行。期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表示,公司正积极推进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更大规模的投入。
除国内企业大手笔布局AI基础设施建设外,国际方面,诸多科技巨头也动作频频。
“近期,科技企业间时常出现大规模的投资和合作,由此可以看出科技企业在AI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激烈竞争。”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不仅有利于企业提升自身在AI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也将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数据中心建设、芯片制造、软件开发等,有助于形成更加完善的AI产业生态。”
作为AI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智算中心的建设情况不断吸引着市场目光。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智能算力在总算力中的比重正稳步提升,预计将从2016年的3%提升至2025年的35%。
当前,智算中心建设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众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相关项目的落地实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AI研究和应用需求。”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据甬兴证券研报,在多种因素共同驱动下,预计2028年中国智算中心市场投资规模有望达2886亿元。
面对持续攀升的市场需求,智算中心加速建设,相关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北京秦淮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淮数据”)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秦淮数据在今年8月份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秦淮数据计划投资240亿元,在中卫市建设3座零碳超大规模智算园区,项目建成后的园区总容量可达1.2GW。
“我们也将在完善AIDC产业生态、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区、攻关行业大规模存储难题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这次合作也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国内算力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上述工作人员说道。
此外,紫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股份”)也在不断加码智算中心建设。
“紫光股份进一步扩大图灵小镇的标杆示范作用,实现智算中心从‘建设、生态、运营、赋能’到‘销售、服务’的完整商业闭环。今年上半年,紫光股份相继与青海、广西等省区达成战略合作,目前建成和建设中的图灵小镇已达7个。”紫光股份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
此外,紫光股份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2025年上半年,紫光股份推出了高密度液冷整机柜方案,单柜支持64张高性能AI加速卡或千核级CPU部署需求,能够满足高密算力集群的严苛降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