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打开手机去蚂蚁森林收能量、种树、浇水,这已成为很多网友的日常。网友们的坚持到底有没有意义?答案是:肯定有,而且意义很大。
蚂蚁森林是一个公益项目,用户坚持低碳环保,就能获得“绿色能量”奖励。这些奖励可以申请企业捐资,再由专业机构负责为有生态保护需要的地方种植养护一棵真正的树。

蚂蚁森林首次“能量走”徒步活动开走
9月25日,甘肃敦煌的戈壁滩上,来自全国各地200多名蚂蚁森林的“手机种树人”开启了一场“能量走”徒步活动。最终,这些“手机种树人”通过12公里的徒步抵达蚂蚁森林102号林。
9年时间,从荒漠到绿洲,正是这些“手机种树人”一直坚持的具象呈现。
蚂蚁森林累计用户达7.5亿,在全国种下6.19亿棵树
早上八点,上游新闻记者和多位参与者乘坐大巴从敦煌市区的酒店出发,经过近一个小时车程,抵达徒步活动的出发点。
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首席市场官陈亮在出发仪式上介绍,“2016年8月,蚂蚁森林在支付宝上线。9年来,蚂蚁森林累计用户已达7.5亿,在全国13个省份种下了6.19亿棵树,种植总面积4366平方公里。”陈亮表示,蚂蚁森林将继续努力,种下的树也会陪伴大家一起,为我国的荒漠化防治贡献一份力量。
这样的数字令人惊叹。置身戈壁黄沙中,伴随耳边呼呼作响的大风,每个人对于生机盎然的树林和温暖的阳光都有新的期待和感悟。

蚂蚁森林102号林种树人庄润接受记者采访
蚂蚁森林102号林种树人庄润也来到了徒步活动的出发点。年近七旬的他皮肤黝黑,他说,退休后每天都在种树。“像脚下这种戈壁滩,可以说就是不毛之地。我们要去的地方,有沙土,那里才可以种树。如果不种树,多年以后那些沙土地也会成为沙漠。”
眼前的场景和老人庄润的话语,让很多徒步活动参与者深有感触。他们在手机上种的每一棵树,最终都会在即将抵达的沙土地里生根、成长。
徒步参与者经历了戈壁路段、沙石路段和灌丛沙地,最终达到庄润所说的102号林。
大约上午十一点,蚂蚁森林用户李子豪第一个到达徒步终点。
他从2016年开始在手机上种树,至今已经种了88棵。李子豪说,“我们生活在城市里面,距离生态修复话题比较遥远。但是能在手机上种树,为生态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心里面非常爽,这就是蚂蚁森林带给我最大的能量!”
随后,李子豪和陆续到达终点的“树友们”一起,又在蚂蚁森林102号林里亲手种下了梭梭苗。
万亩林子既挡住了风沙,也为种树人护林者带来收入
102号林是蚂蚁森林9年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9年,马云和蚂蚁森林用户代表一起种下一颗梭梭苗
庄润说,9年前,102号林所在的位置也是满目荒凉,但他和村民都知道,这一大片的沙土地适宜种植。2019年,蚂蚁森林春种活动来到这里,马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用户代表一起种下幼小的梭梭苗。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鹅喉羚现身蚂蚁森林102号林
“梭梭苗最大的特点是耐旱耐寒,种下后就能向下扎根好几米,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效果。这几年,林子长起来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鹅喉羚也回来了。”庄润说,如今120万株梭梭苗汇聚成的102号林,总面积10000亩,最高的梭梭树已经有3米高。

蚂蚁森林102号林航拍对比
不仅仅是防风固沙,成片的梭梭树也给当地人带来新的收益。
庄润告诉记者,“有些村民常年和我一样,一门心思就是种树,看护林子,大概一年有四五万元的工资;另外如果遇到干旱或者需要对林子进行集中维护,我们也会在当地请临工,他们也会拿到收入。”
蚂蚁森林生态项目负责人王小颖介绍,至今,蚂蚁集团已累计协议捐资45.66亿元(随着各地生态项目的实施进度,已实际支出33.86亿元),其中有7.19亿元成为各地种植养护者的劳动收入。
梭梭树苗长大了,挡住了风沙,也为种树人和护林者增加了收入。眼前的变化,正是这些“手机种树人”坚持积攒能量的意义所在。
“这一路上既看到了自然的脆弱,也看到了人类改善自然的努力,有一种反差带来的冲击和震撼”,参加徒步的蚂蚁森林用户张健成感慨道。他说,这树一定是要一直种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