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6 12:42:51 股吧网页版
执子“双线” 阿里AI下新棋局
来源:新京报 作者:程子姣

  当千问App公测首周下载量突破1000万次的消息传来时,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两年多前公布的“AI(人工智能)驱动”战略正式进入成果落地阶段。

  11月25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集团收入约为2478亿元。其中,在AI需求推动和公共云收入增长带动下,阿里云季度收入增长34%。

  吴泳铭表示:“我们正处于投入阶段,构建AI技术和基础设施平台,以及生活服务与电商结合的大消费平台,创造长期战略价值,本季度,我们在上述领域进行大力投入。”

  2025年初,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将3800亿元投入云和AI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千问App、灵光App、夸克App等C端(消费者端)产品已形成矩阵并落地应用。从基础设施布局,到技术生态构建,再到场景协同落地,阿里巴巴正以三步走的路径,试图在AI领域重构商业版图。

  盈利承压下的重仓押注,AI核心走向生态落地

  财报显示,第二季度,集团收入约2478亿元,剔除已出售业务影响,收入同比增长15%;经营利润为53.65亿元,同比下降85%。财报显示,利润下滑主要因对即时零售、用户体验及科技领域的战略投入,部分被核心业务增长和运营效率提升所抵消。

  具体来看,第二季度,阿里巴巴云智能集团收入为398.24亿元(约合55.94亿美元) ,同比增长34%,这一增长势头主要由公共云业务收入增长驱动,其中包括人工智能(AI)相关产品采用率的提升。

  电商业务方面,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合计收入1325.78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电商业务收入1029.33亿元,同比增长9%,客户管理收入789.27亿元,同比增长10%。即时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

  在看到AI和大消费两大时代机遇后,阿里巴巴对人工智能未来产生深层判断——吴泳铭在2025年云栖大会上首次系统阐述“超级人工智能之路”,提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仅是起点,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这一战略愿景正指引阿里巴巴从技术基建走向生态落地。

  战略落地的背后是密集的组织架构调整。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多方获悉,2024年底至2025年初,阿里巴巴完成了AI业务的关键布局:将AI应用“通义”团队从阿里云划入智能信息事业群,天猫精灵团队与夸克团队融合探索硬件方向,同时组建数百人规模的AI to C专项团队,由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总裁吴嘉统一操盘。

  技术生态的构建同样动作频频。阿里巴巴通过开源Qwen系列模型打造全球最大的AI模型家族之一,截至2025年9月,通义千问已开源300余款模型。在投资端,阿里巴巴在2024财年完成对月之暗面8亿美元的战略投资,持股36%,同时覆盖了MiniMax(稀宇科技)、智谱AI等头部大模型独角兽,形成“自研+投资”的双线技术布局。

  吴泳铭在阿里巴巴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表示,阿里巴巴正在AI to B(面向企业的人工智能)和AI to C(面向消费者的人工智能)两大方向齐发力。

  “千问”破局+云业务提速,吴泳铭透露AI关键战略布局

  2025年2月,吴泳铭正式对外披露史上最大规模AI基建投资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超3800亿元用于AI和云计算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数字超过阿里巴巴过去十年在该领域投入的总和。

  财报数据显示,这一战略投入已初见成效。在AI需求推动和公共云收入增长带动下,阿里云季度收入增长34%,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9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财报提到,云栖大会期间,阿里云发布从AI基础模型到高性能AI基础设施再到AI开发框架的全栈AI升级。其中AI模型实现7连发,覆盖语言、语音、视觉、多模态、代码等模型领域。

  “先建算力高速公路,再跑应用汽车。”如果说To B是阿里巴巴AI的基本盘,那么To C则是其未来增长的想象力所在。近日,阿里巴巴正式推出千问App,全力进军AI to C市场,旨在打造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多方获悉,阿里巴巴管理层将千问App视为“AI时代未来之战”。大模型的能力已经进入到“辅助人”的Agentic AI(智能体人工智能)时代,正是打造C端AI入口的绝佳时机。

  千问App的推出标志着阿里巴巴AI战略正式向C端市场发力,而灵光App与夸克App的同步动作则形成场景互补的产品矩阵。吴泳铭在阿里巴巴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透露,AI和阿里巴巴电商、地图、本地生活等业务生态的协同是更大的想象力,基于AI模型和阿里巴巴生态优势,千问App有望率先打造未来的AI生活入口。因此在AI to B加速增长的同时,做出了全力入局AI to C的战略决定。

  四个季度累计资本开支约1200亿,AI成估值重构关键变量

  财报透露,阿里巴巴核心电商业务在今年天猫双11首次大规模应用AI提高商家效率和消费者体验,覆盖搜索、推荐、广告、商家运营工具、C端导购等核心场景。双11期间,有500万商家使用AI工具,实现平均1.5倍的效率提升。天猫总裁家洛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淘天AI基建体系已在今年暑期经受住考验,帮助淘天实现近三年(暑期)最高速增长。

  千问App以免费策略切入市场,同时覆盖移动端、网页端和个人电脑端,国际版也即将上线。正如吴泳铭说,“未来几乎所有链接真实世界的工具接口都将与大模型对接,LLM(大语言模型)将成为承载用户、软件与AI计算资源交互调度的中间层”,而千问App被阿里巴巴寄予厚望,将成为承载这一操作系统的关键入口,最终将通往能自我迭代的超级人工智能(ASI)。

  财报显示,第二季度,阿里巴巴的资本开支315亿元。过去四个季度,阿里巴巴在AI+云基础设施的资本开支约1200亿元。

  在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吴泳铭表示,阿里巴巴在AI to B和AI to C两大方向齐发力,这将激发核心业务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成为驱动阿里巴巴持续增长、迈向新高度的动能引擎。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测算,2025年初至今,阿里巴巴股价累计涨幅已超94%(港股),AI战略已成为推动其估值重构的关键变量。

  阿里巴巴表示,将继续投入构建AI技术和基础设施平台以及生活服务与电商结合的大消费平台,创造长期战略价值,不排除在已承诺的三年3800亿元投资之外进行额外投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