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卡夫亨氏这笔投资上,我们在好几个方面都判断失误——我们为收购卡夫支付了过高的价格。”2019年,巴菲特就曾公开反思这笔失意的投资。
2025年,巴菲特在即将于年底卸任CEO之际,再次揭开了卡夫亨氏的这道“伤疤”。
当地时间8月2日,巴菲特旗下公司
哈撒韦发布二季报。报告显示,伯克希尔今年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123.7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59.24%。业绩暴跌的背后,是伯克希尔宣布对卡夫亨氏(Kraft Heinz)的投资计提约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0亿元)的税前减值损失,这是继2019年30亿美元减记后,伯克希尔对这家食品巨头投资的又一次重大减值。


图片来源:伯克希尔二季报
计提卡夫亨氏约50亿美元减值损失
关于卡夫亨氏的投资,伯克希尔二季报显示,公司派驻卡夫亨氏董事会的代表已于2025年5月19日辞任,导致公司获取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和完整性受限,目前仅能依赖卡夫亨氏公开披露的信息。次日(5月20日),卡夫亨氏宣布正在评估可能提升股东价值的战略交易,但强调不保证最终能达成交易或确定具体时间表。
伯克希尔表示,基于上述因素,结合当前经济环境及其他不确定性,公司判定该项投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未实现亏损已构成非暂时性减值。因此,公司在第二季度确认了约50亿美元的税前减值损失,作为卡夫亨氏收益权益的组成部分,此举将该项投资的账面价值调减至公允价值水平。

图片来源:伯克希尔二季报
伯克希尔称,由于公司获取卡夫亨氏财务信息的时效性现在受限于其公开披露节奏,公司认为相关信息将无法及时纳入当季合并财务报表。鉴于此,自2025年第二季度起,公司对卡夫亨氏投资的权益法核算将采用滞后一季度的处理方式。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对卡夫亨氏投资的账面价值已低于按持股比例计算的股东权益份额。
投资“滑铁卢”的反思
对卡夫亨氏的并购投资是巴菲特少有的失意之作。
卡夫亨氏,由原H.J.亨氏公司和卡夫食品合并后成立,是全球最大的食品与饮料公司之一。旗下拥有亨氏番茄酱、亨氏芥末酱、亨氏沙拉酱、冷冻披萨、冷冻薯条等产品。
资料显示,2013年,巴菲特联合3G资本收购亨氏(H.J. Heinz),2015年,亨氏与卡夫食品合并为卡夫亨氏,伯克希尔追加投资,使持股比例约为27%。然而,亨氏以高价并购卡夫之后,公司管理层将数百亿美元计入商誉与品牌等无形资产。
截至今年6月底,伯克希尔持有卡夫亨氏的账面价值降至84亿美元,而这一持仓的公允价值已较2015年合并时的峰值暴跌超60%,同期标普500指数涨幅超200%,凸显其机会成本之高。
巴菲特曾在2019年的媒体采访中对卡夫亨氏的投资做了反思。巴菲特提到:“企业始终在与零售商的博弈中挣扎。真正强大的品牌,即便是与沃尔玛、Costco这类巨头抗衡也毫不逊色,而弱势品牌往往败下阵来。”卡夫亨氏可能在应对某些零售商时犯了错。应该说,我们可能高估了自身实力,在对抗部分零售商时碰了壁。"

巴菲特2019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谈论卡夫亨氏投资图片来源:访谈截图
此外,巴菲特还表示:“我们在卡夫亨氏的投资上犯了一些错误。我们对该公司业务的某些方面过于乐观了,没有充分考虑到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挑战。”
今年5月,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他计划在年底退休。同时,他将向公司董事会推荐非保险业务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在年底接任首席执行官(CEO)的职位。
如今,当伯克希尔再次对卡夫亨氏计提大额减值损失,这似乎是这位被全球投资者称为“股神”的老人,在他的任期内用亲身案例给大家上的“最后一课”:“糟糕公司并不会因收购价格低,就成为好投资。而好公司会因价格过高而变成糟糕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