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8 14:56:30 股吧网页版
从泡泡玛特到老铺黄金:一股新消费浪潮正让BROS脱颖而出
来源:财联社


K图 BROS_0

  上周回顾与本周展望

  周末,特朗普提出的 “大而美法案” 正式落地。从本质来看,该法案与美国历任政府应对经济问题的思路一脉相承 —— 通过扩大负债规模缓解当前经济压力。这类以财政扩张为核心的政策往往能短期提振市场信心,对股市形成利好支撑,上周市场也确实因此展现出积极反应。

  然而,政策利好的持续性很快被贸易层面的不确定性打破。周一,特朗普对韩国、日本等多个贸易伙伴释放出加征关税的意向,这一消息瞬间加剧了市场的担忧情绪。贸易摩擦的潜在升级让投资者对全球供应链稳定性、企业盈利预期产生动摇,成为短期内压制市场的主要风险点。受此影响,美股随后承压下行,部分板块出现明显回调,市场风险偏好有所降温。

  从板块表现来看,当前美国市场投资情绪最为高涨的当属 AI 板块,其持续的热度反映出资本对技术革新领域的坚定看好。与此同时,“大而美法案” 对美国传统能源板块形成了一定影响,但经过过去一个月的强势上涨后,市场在进入第三季度之际,正面临着结构性再平衡(rebalance)的需求,部分板块的估值与业绩匹配度亟待重新校准。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股凭借其相对独立的运行逻辑,逐渐凸显出配置价值。相较于受政策与贸易消息影响较大的周期股和科技股,消费板块的业绩韧性与需求稳定性更易在震荡市中获得资金青睐。本周我们将聚焦消费板块,为各位投资者挖掘一只具备潜在爆发力的 “大牛股”。

  本期我们将为大家带来美股最强五十股——Dutch Bros Inc. (BROS)

  在当下动荡的市场中,一些新消费品牌正在逆势走出自己的独立行情。以Labubu为代表、掀起Z世代潮玩狂潮的泡泡玛特,其股价从年初的90港元迅速攀升至当前的270港元附近,年内累计升逾200%,显示出Z世代对潮玩的持续热情仍在支撑品牌活力。承载文化与情感寄托的老铺黄金则顺应国潮与黄金消费双轮驱动,股价年内涨幅已接近300%,成为今年黄金珠宝板块最受关注的明星标的。背后映射的是:新一代消费者,正在用情绪价值、文化归属与社群认同感,重塑品牌逻辑与估值体系。

  在美国市场,这一趋势同样在咖啡赛道中上演。而Dutch Bros(BROS)正是这场趋势下的明星新贵。它既像“咖啡版泡泡玛特”,又具备主打健康生活方式、在美国小镇大行其道的SFM式的社区渗透力,更在年轻人的社交语境中形成了高度粘性的品牌文化,使其在Z世代中迅速崛起。自2024年11月以来,BROS股价从33美元一路飙升至目前的71.4美元,股价已实现翻倍,表现远超同期的标普500指数,正在成为美股新消费浪潮中的“社群经济”新样本。今天,我们就将系统拆解一下这个高速成长中的新消费力量——Dutch Bros。

image

  注:Dutch Bros上市以来表现

  【公司简介】

  Dutch Bros成立于1992年,诞生在美国俄勒冈州Grants Pass,由两兄弟Dane Boersma与Travis Boersma共同创立。最初,两人用一辆手推车售卖手工咖啡豆,凭借热情的服务和轻松愉快的氛围积累了最早一批忠实顾客。可以说,“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从品牌诞生之初就是Dutch Bros最核心的DNA。

  与星巴克强调的“第三空间”不同,Dutch Bros自创立伊始便专注于Drive-Thru(免下车取餐)模式,打造快速便捷、高频复购的咖啡消费场景,同时在短时间内完成高度社交化的服务互动,形成了区别于传统咖啡品牌的强烈品牌辨识度。

  在随后的30多年时间里,Dutch Bros始终坚持直营扩张策略,逐步在美国西部、中西部与南部市场建立了庞大的门店网络。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公司已在美国18个州共计开设1,012家门店,长期规划目标为在全美范围内布局超过7,000家门店。

  2021年,Dutch Bros正式登陆纽交所(NYSE:BROS),成为继星巴克之后最受关注的美股咖啡连锁新贵。上市后,资本市场对于其“轻资产扩张+高社交属性+Z世代高频复购”模式给予了极高估值溢价。

  核心产品:高度定制化背后的“快乐水”生意

  Dutch Bros的核心产品体系围绕“情绪价值+高频复购+参与感”打造,区别于星巴克的精品咖啡逻辑,它更像是饮品界的快乐制造机:

  产品线跨越咖啡、能量饮、功能性饮品与节日限定多元品类,涵盖:标准咖啡饮品(美式、拿铁、冷萃等);Blue Rebel能量饮与果味调配;迎合健康趋势的蛋白咖啡;季节性限时爆款如Candy Cane Mocha等。消费者还可高度自由定制,此外,还包括隐藏菜单。

  【强势理由】

  在新消费趋势推动下,Dutch Bros能在竞争激烈的咖啡市场快速崛起,核心逻辑在于其具备六重高确定性的增长飞轮,每一环节都在用数据不断验证其商业模式的可复制性与扩张韧性。

  1、 门店扩张:规模增长仍处黄金期

  作为典型的扩张型连锁餐饮公司,Dutch Bros的规模增长核心来自于其高效的门店复制能力与下沉市场渗透策略:

  截至2025年Q1,公司门店总数已达1,012家,同比增长超20%;

  Q1单季新开门店30家,全年预计新开160家,整体年均门店扩张速度稳定维持在20%左右,远高于传统成熟连锁品牌;

  Dutch Bros长期扩张目标为7,000家,当前尚未触及扩张天花板,未来数年仍处于门店扩张黄金期。

  Dutch Bros的选址逻辑重点布局美国二三线城市与小镇市场,这些区域:

  竞争压力相对温和;

  房租、人工、物流等成本相较一线城市更低;

  消费人群对Drive-Thru便利性的需求更高,品牌渗透空间更大。

  在单店模型层面,Dutch Bros具备良好的财务表现:

  新开门店平均资本支出约170万美元;

  新店年均收入(AUV)稳定在200万美元以上;

  单店投资回收周期短、模型成熟度高,为后续持续扩张提供了现金流保障。

  相较于星巴克在都市核心区饱和、开店成本高企的局限,Dutch Bros凭借轻资产选址、高效复制能力与标准化管理体系,正在美国本土二线市场持续释放扩张红利,实现超预期的规模化成长性。

  2、菜单创新:高度个性化,持续激发消费新鲜感

  Dutch Bros的产品逻辑完全围绕Z世代的消费偏好设计:

  口味多样:在保留经典浓缩咖啡、拿铁、冷萃咖啡基础上,推出Blue Rebel能量饮、Poppin Boba波霸系列、蛋白咖啡Protein Coffee、节日限定Candy Cane Mocha等新品,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消费需求。

  自由定制:消费者可按个人口味调节甜度、奶油、配料组合,个性化空间极大,极易在社交媒体上形成“我的专属喝法”讨论,强化用户参与感。

  上新节奏快:持续不断的新品迭代也大大延长了品牌的生命周期与话题热度,保持高复购率。

  可以说,Dutch Bros其实更像是一家以“饮品娱乐化”为核心的快乐制造工厂,这与泡泡玛特通过盲盒激发收藏心理、不断推出新IP的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3、会员体系:Dutch Rewards构筑用户护城河

  2025年Q1,Dutch Bros的会员体系持续高速扩张——Dutch Rewards订单占总交易量比例提升至71.8%,相比去年同期的66.5%提升显著。通过会员体系,公司成功沉淀下大规模稳定复购人群,形成品牌内循环。

  用户粘性高:会员平均到店频次更高,配合移动下单功能,移动订单用户到店频率比普通用户高出5%;

  数据反哺产品:基于会员大数据,公司可以精准洞察消费趋势,优化菜单设计与上新策略;

  平台效应强化:会员积分、节日促销、会员日等运营动作,有效激发活跃度,增强客户长期留存。

  Dutch Rewards已经成为Dutch Bros真正意义上的品牌护城河核心资产,极大降低了获客成本与未来收入波动性,为长期成长提供了稳定内生驱动力。

  4、商业模型轻资产、现金流表现健康

  Dutch Bros的扩张模式在财务模型上具备优秀的平衡性:

  单店平均资本开支约170万美元;

  新店平均AUV超过200万美元,单店模型健康回正周期短;

  2025Q1公司营收3.55亿美元,同比增长29.1%;

  系统同店销售增长4.7%,直营门店同店销售增幅高达6.9%;

  Q1调整后EBITDA达6290万美元,同比增长近20%。

image

  这种模型使得公司能在持续扩张中,依然保证盈利能力逐步提升,同时积累正向现金流,为后续更大规模扩张储备资金弹性。

  5、社群文化与自传播能力自带品牌飞轮

  Dutch Bros在TikTok、Instagram等社交平台活跃度极高,形成以粉丝共创、打卡、饮品配方分享为主的社群文化;

  隐藏菜单、门店打卡、限时新品等内容不断制造社交话题,降低了品牌获客成本;

  类似泡泡玛特盲盒社群文化逻辑,激活粉丝深度绑定与二次传播动能。

  6、管理层稳健保守,执行力强

  管理层在扩张节奏与财务策略上始终保持保守扩张风格;

  2025全年指引仍维持营收15.55-15.75亿美元,EBITDA 2.65-2.75亿美元区间;

  尽管整体指引略显保守,但最新业绩已在多项指标上靠近指引上限,显示执行能力强、节奏有序。

  【财务表现】

  在整体宏观环境依旧偏谨慎、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Dutch Bros在2025年第一季度继续交出超出市场预期的强劲答卷,延续了其自上市以来的稳定超预期表现。

  1、收入与同店销售高于预期,流量与客单双轮驱动

image

  营收规模:2025年Q1实现收入3.55亿美元,同比增长29.1%,大幅超出市场一致预期;

  同店销售:系统整体同店销售增长4.7%,直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更高达6.9%,较此前在投资者日披露的3月25日时点(+4.6%)继续提升;

  交易量增长:系统整体交易量同比增长1.3%,叠加客单价上升,推动收入端持续放量

  亮点在于,同店销售的持续健康增长,表明BROS不仅靠新店扩张拉动规模,同时具备稳定的内生客流增长能力。

  对比星巴克:

  星巴克在同期2025年Q2(财报发布时间为4月29日)出现全球同店销售同比下滑1.0%,美股核心市场遭遇客流疲软与订单下滑,而BROS正凭借灵活菜单、年轻人粘性和Drive-Thru高效优势逆势吸引客流,实现份额搬移。

  2、盈利能力持续改善,但成本压力仍需关注

  调整后EBITDA:Q1达6290万美元,同比增长近20%;

  直营店利润贡献率:Q1公司直营店贡献利润率达29.4%,逼近公司长期30%的目标;

  毛利表现稳健:在营收放量背景下,毛利水平维持稳定,体现出良好的成本控制与扩张平衡。

  但需注意的是:

  咖啡豆原料价格持续波动;

  劳动力成本上涨压力加剧,尤其是加州等高薪市场目前占比约20%;

  随着新店加速开设,单店Capex平均为170万美元,扩张带来的前期投入仍会在短期利润端形成一定压力。

  对比星巴克:

  星巴克面临的主要痛点正来自美国本土门店运营失误+人力成本高企+消费信心疲弱,而Dutch Bros通过更轻盈的Drive-Thru模式、直营管理与会员复购护城河,暂时展现出更强的成本消化能力与收入韧性。

  3、扩张节奏稳健推进,长期空间巨大

  新店扩张:Q1新开门店30家,全年预计新开160家;

  长期规划:公司明确将扩张目标定在7000+家门店,当前仅完成不足15%;

  新市场表现:德州、佛州等核心新市场门店AUV表现良好,复制成功率持续验证;

  单店模型:新开门店AUV稳定保持在200万美元以上,单店经济性极具复制性与现金流回正优势。

  相较星巴克几乎见顶的美国本土扩张空间,Dutch Bros仍处在高速成长期,具备极高的门店密度释放潜力。

  4、指引偏谨慎,但趋势向好

  2025全年指引:

  收入:15.55-15.75亿美元;

  同店销售增长:2%-4%;

  调整后EBITDA:2.65-2.75亿美元;

  公司管理层尽管维持谨慎区间,但在电话会议中明确指出核心经营指标已普遍运行在全年预期区间高端附近,体现出强执行信心。

  【估值分析】

  截至目前,Dutch Bros市值已达到117.56亿美元,随着股价年内快速拉升,其估值水平也在明显切换。从早期的“小市值高成长”逻辑,逐步过渡到“高估值、强兑现”的新消费成长股定价体系。

  1、核心财务数据与全年指引

  年度营收 15.55 ~ 15.75亿美元

  同店销售增长 2% ~ 4%

  调整后EBITDA 2.65 ~ 2.75亿美元

  新开门店数 160家

  当前总门店数 1,012家(Q1数据)

  2、按照新市值重新计算核心估值倍数

  ① 市销率(P/S)

  取中值营收预期:

  15.65亿美元

  市销率 = 117.56 / 1.565 ≈ 7.51倍

  市销率仍维持在成长股典型高位区间,和早前的市场一致预期基本吻合,说明当前市场对其收入兑现的信心整体稳定。

  ② EV/EBITDA(企业价值倍数)

  假设净负债较低(扩张期公司整体现金流中性,暂不考虑大额债务调整),企业价值近似市值取117.56亿美元。

  取EBITDA中值2.7亿美元:

  EV/EBITDA = 117.56 / 0.27 ≈ 43.5倍

  EBITDA倍数已远高于成熟餐饮板块正常水平(一般10-15倍),进入到高成长消费股与新经济平台类估值水平(如Chipotle、Sweetgreen、泡泡玛特前期估值区间)。

  ③ PE(市盈率)

  由于BROS目前利润尚未完全释放,净利率偏低,PE意义有限,但按目前盈利能力粗略测算,前瞻PE已处在110-130倍区间,属典型高成长PE估值体系。

  BROS就像泡泡玛特+瑞幸的混合体:靠扩张、靠社群、靠年轻人持续上头撑估值,但必须完美兑现成长预期。

  【机构评级】

  近期,主流投行对Dutch Bros普遍维持积极看法,多家机构纷纷上调评级及目标价,反映出市场对其扩张节奏与盈利兑现能力的信心不断提升。

image

  当前主流机构的目标价区间已普遍集中在$70-$83,对应未来上行空间大约在 12%-16%。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