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16日,迪士尼(DIS)、华纳兄弟探索(WBD)和环球影业三大好莱坞影视巨头(以下合称“三巨头”)及漫威、梦工厂等好莱坞多个影视公司联合向美国加州联邦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指控中国人工智能企业MiniMax旗下产品"海螺AI"侵犯其著作权。

起诉书显示,MiniMax及其海外运营主体Nanonoble Pte Ltd在未获授权的情况下,大规模使用超过50个知名IP角色进行商业推广和内容生成,包括钢铁侠、蜘蛛侠、《冰雪奇缘》中的角色等。原告方特别指出,海螺AI在宣传中自称"口袋里的好莱坞",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广告展示其生成侵权内容的能力。
这场诉讼的核心争议点在于AI生成内容与版权保护的边界。三巨头在诉状中强调,MiniMax完全有能力通过技术手段防止侵权,却选择不作为。证据显示,海螺AI已能过滤暴力和裸露内容,却未对版权素材采取类似措施。更令原告不满的是,在8月27日收到侵权通知后,MiniMax既未作出实质回应,也未下架相关内容。
成立于2021年的MiniMax被视为中国AI领域的明星企业,最新估值超过4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09988)、腾讯(00700)等互联网巨头。
其出海应用Talkie(星野)在AI社交赛道表现亮眼,而海螺AI更是凭借多模态生成能力跻身全球AI应用第一梯队,在a16z发布的2025年全球Top50 AI应用榜单中,该产品在用户活跃度、技术社区评分和指令遵循三项指标上位列第一,超过快手(01024)的可灵AI和OpenAI的Sora。
这并非MiniMax首次面临版权争议。在国内,年初爱奇艺(IQ)就曾起诉其未经授权使用版权素材进行模型训练。而全球范围内,AI版权战争早已打响,迪士尼和环球影业于6月起诉Midjourney,华纳兄弟也在本月单独提起诉讼,被告名单还涵盖Anthropic、Meta(META)、谷歌(GOOG)、OpenAI和微软(MSFT)等。
诉讼文件显示,三巨头要求MiniMax赔偿实际损失,或按每部作品最高15万美元的标准支付法定赔偿,总额可能达750万美元。同时,原告要求法院禁令禁止MiniMax继续侵权,并强制其加入版权保护机制。
截至发稿,MiniMax尚未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