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中国电影市场久违地“热起来了”。
26日零点,一个普通的周三,北京一家影院挤满了人。大学生结伴来看首映日第一场《疯狂动物城2》,有人背包上挂着朱迪徽章,有人特意穿了角色T恤。
不少人专程蹲守零点场,只为看朱迪和尼克时隔9年的再度携手。目前,猫眼专业版已将影片内地预测总票房调至24.03亿元,《疯狂动物城2》将打破进口动画影片票房冠军纪录似乎已无悬念。
不过,真正让行业振奋的是,《疯狂动物城2》不仅让年末票房大盘加速冲向500亿元大关,也打开了当下消费市场具有高度活力的一群人的钱包。
暑期冷、国庆淡年末靠“动物城”和“阿凡达”救场?
11月25日晚,《疯狂动物城2》预售票房破3亿元,刷新中国影史进口动画影片预售纪录。次日(11月26日),正式上映首日,影片以66.5%的排片占比,拿下当日93.3%的票房份额。

图片来源:灯塔专业版
猫眼专业版预测,该片内地总票房有望超过24亿元。电影市场分析师“连城易脆”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能不能冲到,关键看第二周工作日的表现。”
中国内地早已成为《疯狂动物城》IP的全球核心票仓。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该系列第一部全球票房10.26亿美元,其中北美贡献3.41亿美元,中国内地贡献2.12亿美元,占比超过全球五分之一。对一部好莱坞动画来说,这样的市场权重并不多见。

《疯狂动物城》全球票房分布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正因如此,迪士尼在《疯狂动物城2》上映前就对中国观众频频示好: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拥有全球唯一“疯狂动物城”主题园区;临近上映,从主题航班到地铁涂装,一系列重型预热活动轮番上阵,诚意拉满。
而当下,中国电影市场也确实需要这样一部“能打”的大片。2025年下半年以来,电影市场持续低迷,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仅为2023年同期的58%;国庆档仅收获18.35亿元,远低于2023年的27.35亿元和2024年的21.05亿元。
截至11月26日晚,202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已达466亿元。接下来一个多月,真正具备票房号召力的影片屈指可数。猫眼平台上热度最高的下一部大片,是同样来自迪士尼的《阿凡达:火与烬》(即《阿凡达3》),想看人数已逼近50万。
《阿凡达3》和《疯狂动物城2》两部影片均有冲击20亿元以上票房的潜力。
年轻人回来了《疯狂动物城2》撬动电影市场“最稀缺”群体
值得注意的是,《疯狂动物城2》的核心受众,正是当下电影市场最稀缺的年轻群体。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该影片20—29岁观众占比达48.9%。9年前,《疯狂动物城》上映时,这批人大多还不到20岁。“当时看的时候我在上初中,我现在已经教初中了。”有网友如此感慨。
这一批观众的回归非常关键。今年9月,灯塔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暑期档电影市场洞察报告》指出,29岁以下年轻人正加速远离暑期档,40岁以上用户占比首次突破20%,影院观众结构悄然“老龄化”。
《疯狂动物城2》把年轻的他们拉回来了。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中国内地2025年年度票房前五中,《哪吒之魔童闹海》《浪浪山小妖怪》都是动画电影;全球年度票房前五更是清一色带有强动画形象:《星际宝贝史迪奇》《我的世界大电影》《侏罗纪世界:重生》《鬼灭之刃:无限城篇第一章猗窝座再袭》连真人电影也得靠动画角色撑场面。

截至11月26日,2025年全球票房年榜前五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为什么?因为动画角色好记、好拍、好卖。一张朱迪警官的脸,既能印在T恤上,也能做成盲盒、挂件、手机壳。相比之下,一部现实题材剧情电影,就难以催生出让人愿意花钱收藏的实体商品。
《疯狂动物城2》的联名产品几乎铺天盖地。记者获悉,自2023年12月以来,“疯狂动物城”IP在大中华区的授权业务已实现三倍增长,预计截至2025年底将推出超2000款授权商品,覆盖潮流玩具、服饰时尚、居家用品、电子产品、食品饮料乃至宠物用品等多个品类。

《疯狂动物城2》联名产品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毕媛媛摄
今年9月10日,在迪士尼大中华区“2026消费品部启动大会”活动现场,疯狂动物城主题展区吸引逾4000位嘉宾和合作伙伴的目光。

《疯狂动物城2》联名产品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毕媛媛摄
以瑞幸咖啡为例,记者发现,其联名套餐附赠的周边多数已售罄,二手平台上一个冰箱贴转手价约20元,热度可见一斑。

瑞幸联名周边已售罄图片来源:瑞幸以及二手平台截图
电影院也因《疯狂动物城2》狂欢起来。此前,中国独家定制影院创意海报发布,新老动物伙伴“实名入驻”十大影院——百丽宫影城变身“宝狸宫影城”,博纳影城化作“豹纳影城”,上影影城则成了“嘶影影城”等。
一位头部院线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如今必须理性看待影院、观众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无论是迪士尼、索尼还是环球,其主控电影越来越像周边产品的广告宣传片。每年迪士尼的商业合作伙伴大会,核心展示的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围绕IP衍生的产品矩阵。电影为产品背书,产品反哺票房,这是一种显性的、全球通行的收入结构转型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