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5 06:02:50 股吧网页版
高品质研学旅行需求旺盛
来源:经济日报

  进入暑期,从各地知名高校、博物馆,到各类文化遗产、自然秘境,随处可见研学旅行团的身影。近年来,研学旅行成为旅游市场中最活跃的细分领域之一,是拉动文旅消费不可忽视的力量。与此同时,市场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一些“成长的烦恼”,研学游变“到此一游”、课程体系不科学等问题广受诟病。打造高品质研学旅行,让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方式,这既需要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也需要“有形的手”加强规范引导。

  产品丰富

  在青海普氏原羚科普教育基地,新东方文旅集团旗下讲师黄丹正带领孩子们开启8天的研学旅程。“青海湖流域是濒危动物普氏原羚的唯一栖息地,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能更深地体会到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什么是保护生态的意义。”黄丹说,当书本上的描写出现在现实世界,孩子的知识获得感成倍增长。

  假期给孩子安排一趟旅行,一方面是对紧张学习的褒奖,对疲惫身心的放松;另一方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深入人心,家长希望孩子在旅行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相较于普通的旅游,研学旅行标榜的研学元素,让家长更愿意买单。

  每年暑期是研学旅行的高峰。途牛旅游网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历史遗迹、非遗技艺、民俗文化、民族风情等主题的研学产品尤为火爆。除了国内研学团,出境游学产品也受到欢迎。6人游旅行网数据显示,7月份出境游学部分热门团提前1个月到2个月满员,为此已增开8月份的多个团期;形式上不再局限于语言学习和校园参访等,拓展到户外运动、自然探索、科学启蒙、机器人编程等多元主题。

  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分析所所长张杨表示,研学旅行需求在逐渐发生变化,这两年除了传统文化、劳动实践外的研学产品,科技主题的产品热度很高。“比如,合肥并不是传统旅游城市,现在因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科研院所以及一些科技企业的参与,成为研学旅行目的地。研学旅行让很多非传统的旅游资源被盘活。”南京传媒学院副教授陈琳琳表示,家长对研学旅行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家长在研学旅行中的参与度上升,亲子研学类产品市场空间巨大。

  多方推动

  在陈琳琳看来,研学旅行市场的火热是市场需求、政策引导、行业发展多方共同推动的结果。

  2016年,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此后,研学旅行增速提高,并被纳入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和课程体系。文旅、教育等部门相继发布研学旅行目的地和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名单,各地也将研学旅行作为繁荣市场供给的重要方向,发布研学主题线路及惠民措施。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还启动“品读中国畅游一夏”研学旅游主题宣传推广活动。

  当前,各地研学基地数量显著增长,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开发特色课程,有组织地接待研学团队。张杨介绍,很多企业也开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公众开放研学活动。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从国家到地方,从科学到自然,从人文到社会,多层次架构、多内容维度的研学基地体系。

  旅行社、教培机构、互联网平台企业等相关主体纷纷涉足研学旅行市场,统计显示,我国研学旅行从业机构已经超过3万家,在产品供给上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参团时间有长有短,目的地有国内有海外,研学主题更是多种多样。

  张杨表示,从2016年至今不到10年时间里,研学旅行市场迅速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并且在研学课程设计、研学资源挖掘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要看到行业的积极变化,同时也必须承认,研学旅行仍处在‘少年期’,需要用心解决相关问题。”

  规范发展

  张杨认为,很多研学旅行产品之所以和人们的期待有差距,是因为研学旅行本该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行业。“研学旅行是教育、文化、旅游等跨界融合的行业,从业者既要遵循教育规律,熟悉教育心理,能合理设计课程,又要懂得旅行知识,可以在旅途中提供专业的服务和保障。”张杨表示,理想中的研学是在旅行中对孩子展开“无痕”教育,在他们的心里埋下“种子”,这对专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业者需要进一步成长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陈琳琳认为,研学旅行市场很活跃,但进入者良莠不齐。今年5月份,3项研学旅行相关行业标准正式实施,进一步规范了行业发展。下一步,仍要聚焦重点问题,首先是行业资质管理,谁能做研学旅行,应该有更明确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其次是完善监管制度,明确各监管部门职责,加强对研学旅行机构产品和服务等的监管检查;此外,应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如引入第三方不定期对研学机构、研学产品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价,为消费者决策提供依据。

  近期关于研学旅行价格虚高、质价不符的讨论多了起来。张杨认为,从成本视角看,研学旅行产品由于沟通流程更复杂、产品研发更专业,以及更高的人员配比要求、更复杂的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置需求等,实际执行成本确实偏高。“在当前研学热情高涨的情况下,研学旅行的发展也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探索出一条高质量普惠式的发展道路,让绝大多数青少年游得起、研得好。相较大规模投资和大体量建设,充分盘活文教旅产业的存量空间与资源,有效叠加研学相关业态,深度研发产品,才能切实让普惠体验成为可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