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实题材电视剧《生万物》热度接连走高,成为热搜榜单的“常客”,有意思的是,这部作品不仅演绎了土地上的生长与丰收,更悄然映射了中国家庭财富配置的深刻变迁。
从财经视角来看,手握多张地契的宁学祥、攒够银元买地的封二,那些曾经置身于时代洪流中的小人物,鲜活地展现了对资产配置策略的精准演绎。
谁最有经济头脑?
土地,成了《万物生》牵动剧情发展的关键词,不仅是农民的精神寄托和情感归宿,也是剧中人物视若珍宝的不动产。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围绕土地的资产配置,剧中人物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具体来看:
场景一:
地主宁学祥将个人财富全压在地契上,把“鸡蛋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展现了资产配置极端单一化酿成的悲剧。

剧中,村中饶有名气的地主宁学祥之女被绑架,土匪开出不菲的交换条件,抠爹舍不得“卖地救女”,至此,引发悲剧的开始。
实际上,土地作为那个年代的“不动产”,变现难、流动性差的短板,或是宁学祥从未考虑到的,再碰上 “赎金危机”,直接给了他一记重锤。换句话说,若彼时的宁学祥如果深谙投资组合多样化的重要性,比方说储备粮食、马匹等,以“房产+其他资产+现金流资产”作为资产保值“秘方”,或许还能保住来之不易的家庭资产。
场景二:
封二把握时机,低价求地,体现了他对现货市场的深入了解,方能做出正确投资决策。

剧中,当宁家大小姐被绑架,众人蹲在跟前议论纷纷,封二第一时间回家打开“银元宝盒”,火速来到宁家,提出此时购买土地的想法。对他来说,这绝不是“装好人”解宁学祥的燃眉之急,而是渴望其忍痛割爱,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出售土地。这一行为,体现了封二对现货市场供需变化的精准把握。在投资市场中,低价商品往往被视为诱人的陷阱,但实际上这类商品通常具有较高的投资潜力,且无需使用杠杆即可买入。
爱奇艺的盘算
实际上,《生万物》不仅是剧中人物给观众上了一堂生动的资产配置实践课,更是背后大树——爱奇艺资产配置策略的生动演绎。
公开信息显示,《生万物》由中央电视台、爱奇艺出品,尚义传媒、洲际兄弟、高兴传媒、要有光传媒联合出品,爱奇艺风起工作室打造。
8月20日,爱奇艺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总营收为66.3亿元,同比下滑11%。归属于爱奇艺的净亏损为1.337亿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6870万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爱奇艺的净利润为1470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2.469亿元。
分业务来看,会员服务收入40.9亿元,同比下降9%,主要原因是本季度内容储备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在线广告服务收入12.7亿元,同比下降13%,部分广告主受宏观环境压力影响,调整了广告投放及推广策略;内容发行收入4.4亿元,同比下降37%;其他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6%。
收入端的挑战,爱奇艺如何应对?微短剧方面,或是头部平台下一个抢占的热门赛道。据介绍,爱奇艺目前已储备约1.5万部竖屏微剧,构建了规模化的内容库,同时发力精品微剧,通过“自制+采购”形成稳定的头部内容供给。
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还表示,爱奇艺将聚焦创新,投入AI应用、微剧、体验业务和海外业务等重点增长领域。
股价方面,随着《生万物》的热度飙升,爱奇艺的股价接连走高。8月18日,爱奇艺报收于2.33美元/股,上涨17.09%,成交量1.08亿股。截至当地时间8月20日美股收盘,爱奇艺股价报2.3美元,总市值约为22.15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爱奇艺已聘请美国银行、中金公司及摩根大通三家投行合作,推进其在香港的二次上市计划。知情人士透露,爱奇艺拟通过此次融资募集约2亿至3亿美元,并于三季度提交上市申请,目标是在2026年农历新年前完成上市。
该消息是否属实,爱奇艺尚未正面应对,但不难预见的是,文化内容产业正成为新财富的“蓄水池”。从长剧到微剧,从传统业务到创新业务,头部平台必将通过多元化内容的资产配置,转换为重要的“生钱资产”: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