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融合、AI颠覆影视行业的趋势,或许是每一个从业者无法回避的艰巨课题。昨天,以“聚势共赢,万物新生”为主题的2025爱奇艺iJOY秋季悦享会在上海举办,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分享了爱奇艺应对行业巨变的策略和实践,他还跳脱出技术框架:“我们不变的使命,是为用户提供覆盖线上线下的情绪价值。”
官宣“鲍德熹·爱奇艺AI剧场”,寻找新一代内容创作者
在“长+短”内容布局层面,龚宇介绍:“长视频领域,爱奇艺将义无反顾持续加大投入,打造更多优质影视作品;微剧方面,经过一年的努力,爱奇艺已初步达成业务目标,微剧已变成一个占有率和增长速度都不可忽视的新增品类。”目前,爱奇艺已积极布局AI应用且成果显著:在B端,AI已渗透运营、制作及货币化等核心场景;在C端,平台已推出AI赋能的“桃豆”智能体、“跳看”等产品,持续优化用户娱乐体验;同时,平台还在探索更多AIGC应用场景。
活动现场,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与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得主鲍德熹共同宣布,发起“鲍德熹·爱奇艺AI剧场”,面向全球创作者征集AI影片故事创意和团队。爱奇艺将从报名者中优中选优,筛选出15个团队携优秀故事创意进入7天创作营集训,并在后续获得平台制作补贴、技术支持和鲍德熹的持续指导。产出的作品预计最早于2026年一季度上线爱奇艺,也将获得宣推扶持和净利润分成。
鲍德熹认为,AIGC正引领视觉革命,愿以自身经验结合新技术,与爱奇艺一同助力创作者投身到全新的创作浪潮中。王晓晖则说:“AI技术的进步速度超乎想象,预计AI原生很快就会成为专业内容生产的主流模式。”
唯一就是多样性,持续打造高质量内容
2025年以来,爱奇艺以多样化内容布局构筑起高质量内容IP生态。长剧集领域,《漂白》《临江仙》《朝雪录》《生万物》四部作品的爱奇艺内容热度值接连破万;微剧类型丰富度及艺术水准不断提升,目前总量已超2万部;根据云合数据,今年以来,综艺正片播放市占率排行TOP10中爱奇艺自制综艺占4部,数量占比全网第一;电影领域同样表现亮眼,暑期档上映的爱奇艺出品电影《捕风追影》票房已突破12亿。
这些成果的背后,是爱奇艺对优质IP创作逻辑的精准洞察。未来的内容创作将积极打破年龄、性别、类型的刻板标签,以不分年龄的少年人物刻画打破代际壁垒,用不分类型的女性视角创作拓展表达边界,以丰富多元的形象塑造打造不容忽视的男性角色,让内容既充满朝气又能引发深层情感共鸣。未来,爱奇艺将持续以多样化内容满足不同观众需求,始终以真实情感和多元表达深耕内容创作。
线上布局之外,爱奇艺还积极拓展线下体验业务,重点聚焦IP衍生品开发与爱奇艺乐园两大核心方向,为用户带来更立体、沉浸式的IP全场景娱乐感官享受。龚宇透露,继落地扬州、开封之后,爱奇艺第三个乐园选址北京王府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