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微短剧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论坛以“破局立新——以创新火种照亮微短剧精品之路”为主题,探讨如何以创新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
微短剧作为互联网条件下新大众文艺的典型代表,对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艺创新、带动视听文化新消费、赋能千行百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看来,主动提升内容审核与制作标准、鼓励品类创新是行业品质升级的关键支点,将推动微短剧从“小众娱乐”走向“大众刚需”。“平台也期待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创作者,将自身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融入短剧作品,让全民创作进一步扩大微短剧的影响力,推动‘微短剧+’模式不断拓展延伸,与更多领域实现融合,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海涛则以《唐朝诡事录》为例,分享了长剧与短剧在IP开发上“共享叙事、平视共创、矩阵排播”的创新协同模式。他认为,长剧短剧微剧相互补充,将为观众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观赏体验,共同构建起可持续的内容再生产体系。
腾讯在线视频影视内容制作部副总经理李啦表示,平台致力于为短剧打造一个生机勃勃的“雨林生态”,通过真金白银的激励政策,为优质创作提供充足的养分,并将科技视为驱动产业进化的核心动能。芒果TV大芒计划工作室总经理周裘分享了如何以“微而不弱、短而不浅”为理念,通过“热点剧场”与“经典剧场”融合IP衍生与经典新编,结合AIGC技术与亿元资金扶持创作者,推动精品短剧规模化发展,实现社会价值与用户共鸣的统一。
点众科技执行总裁李江呼吁让短剧成为凝练的艺术,“它的终极使命,是升华为一种具有独立美学品格和人文关怀的新艺术门类。在方寸之间,构筑精神的丰碑。”快手磁力引擎内容消费业务负责人米娜则分享了平台通过分账、品牌定制、IP孵化等多元变现模式,推动行业打造可持续循环的“丰收园”。
当天,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等单位,共同发布了备受关注的“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创作计划第四批推荐剧目。《少年合议庭》《破浪·十年》《天罗地网》《荆棘花开》等21部作品,涵盖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等法治领域,以生动鲜活的微短剧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成为法治宣传的创新载体。

为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联合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指导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微短剧工委会发布了《微短剧行业依法纳税倡议书》,抖音集团、咪咕、爱奇艺、腾讯视频、芒果TV、快手等22家平台及制作机构作为首批响应单位集体承诺,倡导依法诚信经营。

北京市广电局重点推介了“北京大视听·追光计划”国际微短剧大赛及其优秀成果。该计划聚焦社会价值与艺术深度,构建了选拔、孵化、传播全链条服务机制,入围作品题材多元、制作精良,以“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特色展现微短剧记录时代、温暖人心的艺术潜力,彰显北京在引领微短剧创新创作方面的标杆作用。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发布了“中国传统文化系列微短剧项目”,首批推出四部作品,分别以瓷文化、茶道、医药、象棋为主题,融合现代叙事与神话穿越元素,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中广联合会微短剧委员会会长阚平说,项目旨在让传统文化借微短剧“轻舟”,触达年轻群体与国际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