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某招聘平台上,京东集团高薪招聘短剧内容策略运营。根据招聘的页面显示,该职位月薪45000元~70000元(20薪制),年薪或达到百万元级别。根据岗位要求,根据短剧市场内容流行趋势,建设短剧的IP、剧本的分级体系,提升生产资料采买效率,为好剧数量负责;结合不同短剧内容类型,对用户画像及用户路径深度分析,协同推荐/产品等多方团队,共同完成业务增长目标等。7月15日,截至记者截稿时,京东对上述消息暂未有回应。
利用短剧变现的同时增加用户停留时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除了抖音、快手等本身短视频起家的电商,一些电商平台都推出短剧计划,比如阿里、百度等推出扶持计划。据了解,在2024年,淘宝对品牌定制剧投入千万资金、超10亿流量支持,联合爆款IP、明星、头部厂牌、头部达人和机构合作伙伴,打造精品短剧内容。而在2024年百度公布了“关于微短剧经营扶持的公告”,公告称,通过持续加大现金激励补贴、加强流量扶持力度、强化商业赋能等多重激励方式鼓励、扶持行业机构及从业者,构建良好的微短剧生态。在2025百度创作者大会上,百度公布创作者扶持计划投入超千亿资源,推动内容创作进入智能化普惠时代。
此外,记者注意到,目前在美团、淘宝等App首页的视频频道中,都增加了短剧的子栏目,而且短剧的类型多元。
电商平台为何要做短剧?业内分析指出,从商业变现角度而言,短剧的变现模式多样,涵盖广告植入、会员付费、电商带货等多个方面。平台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用户基础,能够将这些变现模式有效整合,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例如,通过广告植入,可以为品牌提供精准的营销渠道;会员付费则能增加用户的黏性和平台的收入;电商带货则能进一步拓展商业边界,实现内容与电商的深度融合。
短剧、直播、短视频等内容的商业“价值”逐渐被验证,快手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Q4,快手内容消费行业增长迅猛,其中短剧的商业化消耗同比增长超300%。截至目前,短剧的单日消耗峰值已突破3000万。2025年,快手将持续通过大模型技术实现广告投放的动态出价,带来付费用户的规模化扩张、提升客户全局收益。
在今年618大促期间,短剧的引流作用已显现,调研机构QuestMobile早前公布的2025年618洞察报告显示,618期间,电商平台通过跨平台短剧引流,以及轻量化的短剧内容为品牌提供曝光点位。
记者注意到,电商平台进入短剧“赛道”,还有一大因素,随着短剧用户规模不断增加,通过提供优质的短剧内容,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留在平台上,增加用户的停留时间和互动频率。
不过,业内人士提醒,内容同质化严重是当前短剧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平台需要加强对内容的审核和引导,并且建立完善的版权保护机制,加强对版权的审核和管理,确保短剧的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