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4日,德国消费电子零售商Ceconomy公告确认,正在与京东深入洽谈潜在收购事宜。公告称,京东正考虑发出公开收购要约,对每股Ceconomy股份出价4.60欧元现金。Ceconomy表示,截至目前,双方尚未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因此不确定京东是否会提出正式收购要约。据媒体报道,本次潜在交易对Ceconomy的估值约为2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85亿元)。当日,Ceconomy股价盘中一度涨超15%。

Ceconomy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总部设在德国的消费电子零售巨头,前身是德国零售巨头麦德龙集团(Metro Group)旗下消费电子业务板块。2017年,Ceconomy被分拆出来,成为独立上市的公司。
据公司官网,目前,Ceconomy共经营三个品牌,包括MediaMarkt,Saturn,Deutsche Technikberatung。其中,MediaMarkt与Saturn品牌销售电视机、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MediaMarkt在12个国家拥有870多家商店。Deutsche Technikberatung为安装、连接和排除电子设备故障提供专业协助。
Ceconomy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销售额达128.16亿欧元,同比增长4.0%,其中线上销售额达33.28亿欧元,同比增长11.3%。7月16日,Ceconomy曾公布2024/25财年业绩展望,预计调整后息税前利润(EBIT)将达3.75亿欧元,超出分析师普遍预测的3.66亿欧元。该增长预期主要由DACH地区(德国、奥地利、瑞士)及西欧/南欧业务板块驱动。
京东为何要收购Ceconomy?这或许与公司国际化战略相关。今年6月,刘强东召开分享会时公开表示,京东未来最重要的业务之一是国际业务,“我们在欧洲干了三年,现在欧洲的基础设施基本建成,还不够,还得再干半年,干到今年年底,明年才能开始营业。”他认为,国际业务战略是本地电商,本地建团队,并称将围绕着供应链为核心的几个商业模式做深、做强,做成国际化业务。
事实上,早在2022年,京东就已经开始布局欧洲的独立零售品牌业务,在荷兰推出了其欧洲全渠道零售品牌ochama,顾客可以在自提点提取线上订单,也可以选择送货上门服务。目前,ochama已通过自建仓储和自营模式,在荷兰、德国、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等24个国家提供全品类商品上门配送和自提服务。2024年,京东还曾考虑收购英国电子零售连锁Currys,但该交易最终未能成行。
今年4月,京东宣布其欧洲线上零售业务启动母婴和玩具品类国际品牌和出海品牌招商,并称已在伦敦地区测试运营欧洲线上零售品牌Joybuy,提供日用百货、美妆护肤、3C电子、家居等多品类商品。
与此同时,中国其他电商巨头也在积极布局欧洲市场。例如,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国际贸易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几年前就已经完成对欧洲本土B2B数字贸易平台Visable的收购,Visable是欧洲最大的B2B数字贸易平台之一,覆盖欧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作者:冯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