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4日,德国零售巨头Ceconomy在官网发布公告对外确认,该公司正在与京东公司股权收购一事进行深入谈判。京东正在考虑根据《德国证券交易和收购法》的规定,向Ceconomy股东发出临时公开收购要约,以现金形式收购所有不记名普通股,要约价格为每股4.60欧元。

7月24日,Ceconomy公司股价大涨12%,收盘价为4.20欧元。
Ceconomy是欧洲领先的消费电子零售商,旗下主要有三大品牌,涵盖电商、营销服务和技术服务。其中消费电子产品连锁品牌MediaMarkt 在1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870家门店,并提供在线服务;Saturn在德国和卢森堡拥有约140家门店,并在德国提供网店和基于移动应用程序的购物服务;Deutsche Technikberatung则为客户提供电子设备安装、连接和故障排除的专业协助。
今年5月15日,Ceconomy公布了2024/25财年第二季度和半年度业绩,在该财年上半年,Ceconomy销售额同比增长4.0%至128.16亿欧元,但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1.6%;调整后EBIT为2.89亿欧元,同比增长14.3%;线上销售额达33.28亿欧元,同比增长11.3%。
Ceconomy的主要营收来自于DACH(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和西/南欧,另外也有部分营收来自于东欧。2024/25财年上半年的128.16亿欧元营收中,来自DACH的营收为68亿欧元,占比为53%,同比增长1.8%;西/南欧和东欧的增速则更快些,西/南欧地区的营收为40.98亿欧元,同比增长4.3%,东欧地区的营收为19.08亿欧元,同比增长11.9%。

(京东国际蔡淑敏摄)
最近一段时间,京东国际化动作加速。7月22日,香港本地媒体报道称,京东收购香港佳宝超市七成股权,双方在4个月前已经完成签约,不过京东暂时不会接管佳宝的管理,仍由佳宝创始人林晓毅等人代管。佳宝超市是中国香港经营食品零售及冻肉批发业务的超级市场,成立于1991年,被香港本土居民称为“平价之光”,在香港食品零售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欧洲则是京东持续发力的市场。今年4月,京东宣布其欧洲线上零售业务启动母婴和玩具品类国际品牌和出海品牌招商。同时,京东还透露,已在伦敦地区测试运营欧洲线上零售品牌“Joybuy”。
在今年6月18日的分享会上,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表示,京东在欧洲已耕耘三年,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但还需继续完善半年,到今年年底完成,预计明年欧洲业务正式启动。在商品选择方面,刘强东称,京东国际化不会照搬亚马逊模式,而是建设本地电商生态,核心是“本地建团队、本地采购、本地发货”, 围绕“把1000个优质中国品牌带出去”, 通过合规、认证、供应链支持等方式逐步建立自身独有优势。
京东和Ceconomy双方尚未签署任何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不过,相比自建本地生态,通过收购来进入国际市场显然是一个更快速的方式。若此次收购成功,预计将有助于京东加入深入欧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