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柯达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0 19:23:20 股吧网页版
记者观察|同为胶卷巨头 柯达和富士何以走向殊途?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伊妹儿


K图 KODK_0

  一边是债务压顶的伊士曼柯达公司(以下简称“柯达”),一边是业绩亮眼的富士胶片株式会社(以下简称“富士胶片”),这两个胶卷行业的巨头曾在20世纪末以胶片业务“称霸”全球,如今却面临截然相反的发展前景。

  柯达和富士公布一季报:“冰火两重天”

  8月11日,柯达发布的财报显示,多项财务指标恶化,二季度实现营收2.63亿美元,同比下降1%;毛利润5100万美元,下降12%;净亏损260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公司净收入2600万美元,由盈转亏。财报称,12个月内5亿美元的债务即将到期,公司缺乏确定的融资渠道或可用资金来偿还,这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

  面对网络上关于柯达“面临倒闭”的传闻,“柯达中国”微信公众号8月19日发布了《关于误导性媒体报道的声明》,其中提到,一些媒体关于柯达即将停止运营、终止业务或申请破产的报道是不准确的。公司没有停止运营、终止业务或申请破产保护的计划;相反,柯达有信心在债务及优先股到期时或之前完成偿还、展期或再融资。

  尽管如此,柯达面临的危机并没有消除。而另一胶卷巨头富士胶片却提交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8月11日,富士胶片公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一季度富士胶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0.1%,达7495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1.1%,达到753亿日元。富士方面表示,该季销售收入与营业利润双双创下同期历史新高。

  路径失误与转型未果将柯达拖垮

  公开资料显示,柯达成立于1892年,其历史可追溯至1879年,当时创始人乔治·伊士曼获得了第一项涂片机专利。1888年,伊士曼以25美元的价格推出了第一台柯达相机。

  凭借相机与胶卷业务,柯达在20世纪长盛不衰,这样的强势地位却被柯达自己发明的技术颠覆。1975年,柯达推出了全球第一台数码相机,但柯达未能把握数字化浪潮机遇,公司管理层因其在胶卷领域的统治地位和丰厚的利润迟迟不愿转型,错失市场先机。

  自2011年起,柯达就多次传出破产消息。今年8月12日,其股价更是暴跌19.91%,市值被压至不足6亿美元。

  此次债务危机,其实是柯达长期转型未果的延续。转型过程中,其业务战略始终摇摆不定。2020年起,财报将主营业务调整为传统印刷、数字印刷、先进材料和化学品、品牌及其他五部分,曾经的核心业务“胶片”被归入先进材料和化学品板块,盈利甚微。

  转型成功与胶片“意外返场”带动富士胶片业绩攀升

  1934年,富士胶片以生产摄影胶片起家,21世纪初同样面临生存危机,此后其尝试转型,在医疗、材料等多个领域发力,如今已发展成为综合性影像、信息、文件处理类产品及服务的大型供应商。

  值得一提的是,撕拉片的爆火使过气的胶片“意外返场”,富士胶片赚到这波新消费的“红利”。得益于众多明星的“同款效应”和撕拉片表现出的独特“氛围感”,撕拉片在2025上半年迅速走红,单张拍摄价格一度高达300多元,拍摄所需的撕拉片相纸价格也水涨船高。

  作为撕拉片主要生产厂家的宝丽来和富士,分别于2008年和2016年宣布停产,导致撕拉片“拍一张少一张”,显得格外珍贵,由此爆火。富士胶片本次发布的财报中,影像事业领域表现亮眼,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2%,达1453亿日元,营业利润更是同比大幅提升28.4%,达418亿日元,一次成像系统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关键因素。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