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杨松
时隔515天,李想再战纯电产品。
7月29日晚,理想i8,一辆6座纯电SUV,正式登场。
发布会一开始,创始人李想就表示,首款纯电车型MEGA遭遇抹黑事件后,团队没有抱怨,优化产品各项不足。
他亮出数据,“MEGA已经被市场认可,它是50万元以上MPV的销量冠军。”
首款纯电车逆袭,有过战斗经验的李想团队,想更上一层楼。

公司也亟需新产品,提振销量,其6月交付量,同比下滑24%。
遗憾的是,投资者对新车信心不足,加之30日汽车股普跌,理想汽车港股重挫,一天蒸发约330亿港元。
主打空间
有设计感、空间足,这是团队从MEGA上积累的重要经验。
李想透露,MEGA Home今年实现一个预料之外的破圈——新车主中,超过30%是单身用户。
他举例,有时,车主把车停在店铺旁,拎杯咖啡回车里坐坐,享受舒适空调和按摩座椅。
数据显示,6月,MEGA Home交付2304辆,7月有望接近3000辆。
在i8上,理想延续这样的空间叙事,其广告词是“全新的家,过目不忘”。

李想瞄准的,是BBA车主的“增换购”需求。在他看来,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三排六座是刚需。
“既保障最大空间,又利用有效风阻,实现最低能耗。”李想表示,纯电架构没有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油箱等零部件,可以腾出空间给乘员舱。
新车长约5.1米,其内部空间,超过大部分全尺寸SUV,包括宝马X7。
这位创始人表示,个人很满意新车造型,透露自己首次当车模,为其拍摄海报。
“关于原创设计,我们有自己的坚持和耐心。”
李想说,第一眼看到i8图片时,觉得有点丑,过了一段时间,越看越顺眼,见到实车后,觉得太好了。
他提到,MEGA也经历类似过程——上市时争议大,如今车主购车,第一要素就是造型设计。
重投智能
李想每日投入10%时间研究AI,将其视为新车核心竞争力。
i8,配备双AI agent(智能体)。
官方解释,MindGPT和理想同学,是数字世界智能体;MindVLA大模型,则是物理世界智能体。
这一部分由李想两位同事主讲,50分钟的讲解,占了发布会一半时间,足见公司对智能体的重视。
理想VLA(视觉-语言-动作/行为)司机大模型,同步亮相。

理想汽车自动驾驶研发高级副总裁郎咸朋说,市场上的端到端架构,根据人类驾驶数据训练模型,只是机械地模仿,如果遇到复杂场景,就显得力不从心。
他认为,VLA的本质是强化学习,像人类学习新知识一样,通过理解思维和记忆,不断地跟外界交流沟通,在反馈中总结归纳。
该模型能记住驾驶员的偏好,比如驶入某段路时,车主曾发布55公里/小时指令,如果再次路过,其就会自动调成该速度。
VLA司机大模型,原本标价3万块,在首销期间,作为福利,免费送给用户,且可终身免费使用。

据李想透露,2025年,预备投入人工智能超60亿元,其中,45%花在推理芯片、云端算力等基础设施上,55%用在VLA大模型和理想同学智能体等上。
当下,辅助驾驶降温,新技术能否带动销量,仍未可知。
“我发现,我和家人需要24小时待命的高品质司机,这类需求在全世界肯定上亿。”
李想算过一笔账,一位司机每年的固定费用是10万元,预估这是一个30万亿到50万亿元的市场。他认为,当下所有投资,都是值得的。
在其设想里,理想汽车的终极形态,不是家汽车企业,“而是个空间机器人企业”。
破局不易
“充10分钟电,就能跑500公里,体验达到燃油车水平了。”李想表示,公司超充站及大量高速、城市超充站,已经消除纯电车主续航焦虑。
他举例,之前自家司机开着理想MEGA,电量剩余300至400公里时,就赶快开出去充电,现在会把电量开到3%以内,再去充电。

官网显示,截至7月30日,这家市值超2200亿港元的车企,共有3007座超充站,前一周,新增65座。
大举建设基础设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i8等纯电车主,缓解其补能焦虑。i8本身有两个电池版本,续航分别为670km和720km。
目前,增程车的销量,在新能源车的占比不足10%,以增程发家的理想,增速也已放缓。
1-6月,李想团队交付20.4万辆,目标完成率仅约32%,他希望i8打开纯电局面,眼下看,局面说不上乐观。
价格方面,i8起售价为32.18万元,与增程车L8一致。
交银国际研报称,用户反馈,与预期有落差,如超30万元定价的Pro和Max版本未标配冰箱和电视,且首销权益一般。

i8所在的纯电六座赛道,新势力品牌扎堆。前有低价的蔚来乐道L90,后有更贵的问界M8纯电版及特斯拉新车。
发布会后,一位理想北京销售告诉记者,可以约试驾,有余位。这种情况,可能也影响到资本对理想的预期。
对于新车,李想倾注大量精力,注册抖音账号,亲自出镜拍摄短视频,频频更新作品。
驶出增程舒适区,他仍需巨大的努力,才能在纯电领域真正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