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目前理想汽车旗下最小的一款纯电车型理想i6正式上市。i6全系只有一款车型、一个价格,售价24.98万元。10月31日前为首销期,新车将于9月27日起开始交付。
三个月销量承压后,理想i6是理想背水一战的纯电产品。为此,理想拿出了满满的诚意。首销期内,理想i6直减1万元,价格为23.98万元,还标配后驱、空悬、VLA和冰箱,续航为720km。
空间方面,理想i6长4.95米,轴距3米,远超特斯拉 Model Y,后者长4.8米,轴距2.98米。但在价格上,理想i6比 Model Y便宜 1.37万元。
在i6的发布上,理想采取了一种新型的发布方式——跳过小订阶段,直接上市发布,用户有7天的时间犹豫决定是否锁单。一位理想内部的员工告诉《21汽车·一见Auto》,在9月25日官宣首位品牌代言人之前,后台显示,全国关注i6这款产品的用户已经超过10万名,是理想汽车热度攀升最高的车型。
“虽然不知道i6具体的销量数据,但我们今天(9月27日)早上开会,内部同步的消息是,i6的销量已经超过当年的L9第一次上市。”另一位理想汽车销售部门的员工称。他补充道,现在不止外部的用户在抢购i6,内部的员工包含零售、交付、售后等都在购买i6。
接下来,摆在理想面前的最大难关是交付。为了保证交付,《21汽车·一见Auto》独家获悉,最新一周的理想常州工厂排产计划显示,包括9月在内,今年理想为i6预备的产能预计在4.5万台-5万台。
按照理想的规划,9月共有现车7000台,大部分都为后驱版本车型;10月开始,常州工厂产能开始爬坡,达1.3万台;11月、12月,理想情况下规划的产能分别是2.3万台、2.5万台。
“这是保守估计,目前的卡点不在我们的工厂而是在供应端,我们也在积极争取更多的产能,争取在年内为更多的用户交付新车。”一位理想员工告诉《21汽车·一见Auto》。
伴随重磅新车陆续发布完毕,新势力们到了比拼产能的关键赛点,是否能跨过交付难关,直接左右着新势力今年的成绩单表现。蔚来CEO李斌此前在NIO Day后的采访环节透露,乐道L90的产能将在10月达到1.5万台,而ES8将在12月达到这个数字。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曾在今年8月小鹏P7开卖时立下军令状:“P7的目标是同级轿车前三,小鹏实际上就是奔着前三去准备产能的。”
“相比i8,一线销售们对这次 i6 的上市信心更足一些。”一位理想汽车销售部门的员工在9月24日告诉《21汽车·一见Auto》,此时距离i6正式上市只剩关键的72小时。
信心源于“蓄水”(潜在客户)订单和上市节奏感。上述员工告诉《21汽车·一见Auto》,早在9月25日官宣第一位品牌代言人是易烊千玺之前,全国对i6这款产品有关注的用户已经超过10万名,是理想汽车热度攀升最高的车型。
上述人士补充道,跑单的情况在理想的情况很少,因为交付快、不刷单。“每一个大定都是真实用户,只要用户锁单、付下5000块钱定金,我们的交付率就能达到98%以上。”
i6上市之前,理想汽车销售体系在常州召开了一次全国销售代表大会,当时开会的主要内容是向各大区传递总部关于i6的一些销售节奏,以及关于这台车的销售目标——力争10月底之前消化掉今年i6所有产能。
相较其他车企对新车发布当天就要求在市场上有足够多的声量而言,i6的发布节奏更加推崇行稳致远。理想官方正式预热i6的外观是9月16日,直到9月22日才官宣了发布i6的正式时间、9月24日预热i6的5C磷酸铁锂电池、9月26日凌晨全国大部分门店的展车、试驾车已经陆续到店。
一位北京门店的理想销售称,从9月26日至10月8日至,公司要求一线销售要开始上“通班”,即从早上9:30到晚上10点,都要守在门店,尽可能接住i6的意向用户。
“这种传播节奏,前期市场的声量不会很大,直到i6发布当天,市场声量也不会是顶峰。市场声量要达到顶点,依赖的是后续销售订单的持续滚动和及时交付。”一位熟悉理想汽车营销的知情人士称,“在这种节奏下,我们不会有很炸裂的大定数据海报,关键还是看接下来订单平稳期的情况。”
去年3月的MEGA风波短暂让理想按下了暂停键,理想先后经历了3个历史上首次——首次短时间调整组织架构、首次官宣降价、首次大规模裁员。之后,L6帮理想稳住了销量的基本盘,理想汽车官方透露,L6发布近7个月以来,累计销量已经接近15万辆。
如今在经历一系列纯电舆论风波后,i6想要复刻L6的销量成绩,为理想打赢纯电的翻身仗。李想曾在社交媒体透露,内部对i6的目标是稳定后每月销量在9000-10000台。
3个月交付5万台,这个成绩在整个理想产品序列中并不算拔尖,但对于刚进入纯电市场的理想而言,在2025年最后3个月若能卖完给i6安排的所有产能,将为理想在市场竞争中争取更多的喘息空间。
在理想原来的规划里,i系列准备了4台车,i9、i8、i7、i6,和L系列严格对仗。但今年推出的两款纯电车型——i8和i6,在尺寸上相差并不大。i8和i6的轴距仅差5cm、高差10cm、宽差2.5cm、长差13.5cm。
i6上市前,李想在社交媒体曾透露,理想没有i7。在30万元以下的纯电产品里,理想只有i6一款车。
《21汽车·一见Auto》从多位高层人士处获悉,砍掉i7、先发i8 、再发i6,是在2024年9月敲定的。
去年3月,理想在经历了MEGA风波之后,内部做过两次重要的讨论:一次是去年7月底商讨了MEGA作为纯电旗舰是否需要改,另一次则是9月,讨论 i系列应该怎么出牌。
去年9月,在还没有商讨出最终解决方案之前,大家的共识是:接下来要发布的纯电产品不能输,而在这个共识的指引下,无论是公司的资源、还是市场关注度都必须高度聚焦。
这个经验来源于理想对过去两次不那么成功的发布会的复盘。一次是2022年底发布L8的同时,将L7作为One More Thing"出现在发布会后展示;另一次是2024年3月,发布纯电旗舰产品MEGA的同时发布销量承重墙——2024款L系列。
这两次发布会的结果都不那么成功。
第一次,发布L8的同时发布L7,实际上是发布了两款车,但因为不聚焦,导致市场的关注度更侧重于L8,最后收获的订单也是L8优于L7。
“L7作为一个5座车,这个市场理应更偏大众化一些,但当时发布之后,几乎没有人关心,声量很小。”一位曾经经历过L8、L7上市发布阶段的理想与员工告诉我们。这也导致了2023年2月,理想在线上又单独为L7重新举办了一次发布会。
第二次,发布MEGA的同时发布2024款L系列,也导致了资源过度往MEGA上倾斜,导致作为销量基本盘的L系列资源不够、销量在短期内出现了下滑。
“当时复盘得出来的结论是,我们一次讲不了两个故事。一次同时发布多款产品,用户的信息很容易过载。”理想汽车第二产品线总裁张骁曾告诉《21汽车·一见Auto》。
吸取了前两次的经验之后,“市场上真的需要这么多车吗?到底6、7、8、9,哪些才是用户真的需要的车?”这些问题是在9月的会议上被理想高管们反复提及。
在讨论的过程中,内部逐步发现:有一些车的存在并不是从用户的需求出发,而是为了填缝、为了严格和L系列做对仗才产生,“i8和i6才是纯电用户更为广泛的真实需求。”上述人士称。
这个判断源于车市整体的消费降级。价格战下,20万元以上乘用车市场份额虽然在持续上升,但平均成交价却在逐渐走低。
“我们能看到的需求是,大家虽然对品质的追求没有变化,但因为对未来经济预期不抱有乐观预期,消费开始变得保守,用户已经不希望加太多钱买车。所以我们选择了先发i8和i6。”张骁告诉我们,“i6和i8所处的价格段覆盖的人群规模更大,i7和i9面向的则是消费升级的需求。”
而选择砍掉i7,还因为和增程架构相比,纯电能对车内空间实现更高的利用率——“在纯电架构上,i8可以实现i9的空间,i6可以实现i7的空间。”张骁告诉我们,“在 i6 已经足够好的情况下,i7的存在就没有必要了。公司需要对有限的资源进行绝对的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