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下文简称:“双节”),车市热度延续。10月8日晚间,鸿蒙智行公布假期大定数据,9月30日至10月7日累计大定突破4.85万辆。
这一销售高峰与9月以来的“新车潮”密切相关。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仅9月22日至28日,国内车市就有18款新车上市或亮相,包括理想i6、问界M7、尚界H5等多款车型。多款新车的集中发布直接带动了门店客流与订单量的攀升。一位鸿蒙智行销售人员透露,以新款智界R7为例,假期期间订车仍需等待4至6周才能交付。

(鸿蒙智行一批新车正等待交付本报记者焦文娟/摄)
行业层面,“金九”成色初步显现。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1日至27日,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177.6万辆,环比增长12%。
新车密集上市之外,各地限时优惠政策的推出也进一步刺激了消费。部分主机厂与经销商推出了涵盖现金补贴、置换补贴、定金抵扣、金融政策、限时特价及积分等多种形式的优惠,力度从千元至万元不等,燃油车市场更普遍采用“一口价”模式拉动销量。
政策窗口期催生购车潮
假期车市的升温,主要受两项全国性政策调整推动。
一是明确从2026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免征”改为“减半征收”,这意味着消费者购车成本将最高增加1.5万元。二是国家层面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在部分省份已于9月提前结束。一位经销商人士分析称,这种“错过就不再”的预期,促使大量观望中的消费者选择在“双节”期间下单。
尽管补贴政策在部分地区已结束,部分经销商仍通过“异地开票”方式帮助消费者争取外地补贴。一位小鹏汽车销售表示,广州市补贴虽已于9月30日结束,但目前售价20万元以上的车型仍可申请广西的新购补贴,最高额度5000元。

(小鹏4S店中来询价的消费者依旧不少本报记者焦文娟/摄)
在政策转换窗口期,多地政府与车企叠加推出优惠,形成多层补贴合力。
尽管部分政策变动,“双节”期间,地方政府、车企和经销商也积极跟进,形成了叠加优惠。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消费者购车可同时享受“国补”、市级补贴和最高4000元的区级补贴,累计最高可达2.4万元。长沙市则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通过发票抽奖与油卡/电卡直补结合的方式,在10月期间对购车个人提供总额1000万元的补贴,并在2025芒果车展期间同步落地。
从品牌端来看,“双节”期间的补贴仍以经销商为主导,优惠活动主要集中在传统合资品牌,包括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广汽丰田、上汽通用等。
具体来看,理想汽车推出智能焕新版L系列限时置换补贴1.5万元,并提供1.99%的低息金融方案;小鹏汽车则在假期推出“5年0利息0首付”限时福利,最高贴息55700元,老车主还可享受充电免服务费权益。
广汽丰田部分车型在“双节”限时促销中最高优惠可达5.1万元,但扣除日常已有的3万元左右优惠后,实际额外优惠空间有限。若不涉及置换等额外补贴,消费者实际能享受到的额外优惠可能在3000元左右。部分品牌车型则在线上电商平台推出“双节”限时优惠,以期吸引更多客户。

(宝骏云海“双节”期间推出的优惠本报记者焦文娟/摄)
在多重补贴推动下,新能源车销售热度持续走高。一位小鹏4S店销售人员透露,仅“双节”期间,其单店已售出超过60台新车,其中Mona M03车型销量不低于20台。有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在政策刺激与品牌促销的双重作用下,“双节”期间部分热门新能源品牌单店销量已接近平时单月水平,显示出阶段性消费集中释放的特征。
“银十”或高开平走
车市整体在“金九银十”中温和回暖。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1日至27日,全国乘用车零售量达177.6万辆,环比增长12%;今年累计零售1654万辆,同比增长8%。
新能源车仍是拉动增长的主力,多家车企的新能源车增速远超整体水平。今年9月,奇瑞集团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1590辆,同比增长55.4%,渗透率达32.6%;长安汽车的新能源销量超10万辆,同比增长87%,渗透率达38.7%;吉利汽车同期新能源车型销量达16.5万辆,同比增长81%,渗透率达60%。
头部品牌间的销量争夺依然胶着。比亚迪在9月重回月销39.6万辆高位,但同比下降5.52%,上汽同期销量达到44万辆,位居行业第一。在整体市场温和增长的背景下,头部车企的竞争格局正悄然生变。
面对激烈的销量争夺,政策端亦在加力。“双节”前夕,上海嘉定区发布新一轮购车补贴政策,明确向纯电与混动车型倾斜。根据细则,2025年7月1日后上市的新车,按价格区间可获3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补贴,而纯电动车每档额外增加500元。
上汽通用旗下的至境L7在“双节”期间推出“1000元抵5000元”的限时权益,广汽昊铂HT/GT与广汽丰田威兰达也在华南车展上以16.39万元与12.98万元的一口价争夺订单,显示出转型品牌积极抢滩的姿态。
燃油车在“双节”期间也展现出一定韧性,但仍主要依靠“一口价”政策稳住市场。为加速去库存、回笼资金,多个品牌选择以透明低价直面消费者。例如,Jeep进口大切诺基车型“一口价”28万元,较官方起售价下调6.9万元;林肯Z“2025如愿”系列限时一口价16.98万元起。

(Jeep大切诺基车型一口价限时28万元本报记者焦文娟/摄)
然而低价策略的背后,是经销商日益严峻的生存压力。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经销商亏损比例已攀升至52.6%,盈利比例仅为29.9%。今年9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4.5%,其中54.8%的经销商反馈新车销量未达预期。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当前经销商普遍面临“销售即亏损”的困境。目前,经销商为缓解资金压力不得不降价抛售,导致“进销价格倒挂”。
因此,尽管处于传统销售旺季,经销商自行加码优惠的意愿与能力已大幅减弱。有车企销售人员透露,今年“双节”期间经销商层面的额外优惠普遍在2000元—3000元区间,较往年明显收缩。
展望后市,行业预期趋于谨慎乐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判断,10月汽车市场将呈现“高开平走”格局。在传统旺季规律、地方补贴延续、假期集客与车展活动的共同推动下,市场有望迎来温和回升。展望四季度,44.4%的经销商持乐观态度,预判销量将实现5%至10%的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