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梁傲男)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公共健康挑战。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数据,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5亿,其中2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我国是全球糖尿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面临着严峻的防控形势。对许多患者而言,即便接受常规治疗,血糖仍然难以理想控制,如何为这类患者寻找兼顾疗效与便利性的长期管理方案,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日,跨国药企礼来公布的ACHIEVE-3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该研究纳入在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成年人,头对头比较orforglipron和口服司美格鲁肽,随访52周。研究表明,orforglipron的数据表现显著优于口服司美格鲁肽:在主要终点上,orforglipron最高剂量组糖化血红蛋白(A1C)降幅为2.2%,而口服司美格鲁肽最高剂量组A1C降幅为1.4%;在关键次要终点上,接受最高剂量orforglipron的参与者平均减重8.9kg(9.2%),而口服司美格鲁肽最高剂量为5.0kg(5.3%),相对改善幅度达73.6%。
此外,orforglipron在多项关键心血管风险因素(包括非HDL胆固醇、收缩压和甘油三酯)方面也显示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在整体安全性和耐受性上,orforglipron与以往试验结果一致。
这类研究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验证一种新药的疗效,而在于拓展了慢性病长期管理的路径,为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更丰富的工具。糖尿病需要长期管理,任何能在疗效相当的基础上简化治疗方式、减轻负担的探索,都具有重要意义。ACHIEVE-3研究为临床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未来进一步优化2型糖尿病的管理模式。
同期,在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上,礼来公布了在超重或肥胖但并未患糖尿病的人群中进行的ATTAIN-1研究详细数据,研究显示,在这类人群中,orforglipron最高剂量组在72周时平均减重12.4kg(12.4%),近六成受试者体重下降超过10%,不仅如此,还改善了多项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以及甘油三酯,这意味着它不仅能帮助患者“瘦下来”,还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这为公共卫生层面的健康管理带来更多可能。
根据礼来中国药物开发及医学事务中心心血管代谢健康治疗领域负责人徐林华的观点,面对庞大的代谢异常人群和复杂的共病结构,一个便捷的药物选择可以助力更多患者进行早期管理,并实现长期有效的干预,从“治病”到“防病”的管理理念转变。她认为,研发不仅关注确诊患者,更要覆盖前驱状态和高风险人群,这一理念不仅有助于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长远的角度看也将显著降低社会整体的疾病负担和医保支出。
从糖尿病治疗到体重管理,创新药物的临床进展正在为慢病管理提供新的思路。据了解,礼来正在全球推动orforglipron用于肥胖治疗的上市申请,预计最快将于明年迎来监管审批进展。orforglipron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上市申请预计将在2026年进行。未来,随着相关进程的推进,药物创新有望转化为人民群众可享的健康成果,推动全民健康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