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1-03-12 00:02:01 股吧网页版
“音频第一股”荔枝的野心:做中国版Clubhouse 像B站那样“破圈”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今年是UGC音频社区荔枝(NASDAQ: LIZI)成立的第八年,熬过七年之痒,荔枝创始人兼CEO赖奕龙在声音社交的赛道上,还有着更多的野心。


  3月9日晚间,荔枝发布了上市以来的第一份全年财报。数据显示,荔枝在去年第四季度实现总营收4.2亿元,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16%;第四季度Non-GAAP净利润541万元,环比增长855%。


  从全年表现来看,荔枝在2020年营收15亿元,较2019年的11.8亿元增长27%;全年Non-GAAP净亏损3140万元,相比2019年的1.33亿元收窄76%。


f240b89c2b8e42a2b6965ab8bbc55fef

  在财报业绩电话会议上,赖奕龙表示,“在这一年,我们成功登陆了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并通过声音社交、播客内容以及音频社区三大板块构建了我们以音频为核心的完善生态系统,进一步巩固了我们在声音赛道中的领先地位。”


  尽管荔枝没有实现全年盈利,但财报业绩超出预期。财报发布前,荔枝股价开盘报7.73美元/股,收盘报6.84美元,小幅涨0.29%。


3ad8d39f9e404ab79cf5d6529d99a4da

  初心:人人都是播客


  在荔枝的广州总部,赖奕龙开辟了一间电台直播间,用以陈设赖奕龙多年以来收藏的各类音频器件古玩。每一个到访荔枝的人,都可以在这个小小的房间里感受赖奕龙对声音的那份初心。


  回顾2012至2013年之间,移动互联网浪潮席卷,一部分创业者看到了音频的市场机会,一批后缀为FM的创业项目开始走向前台。早期,这些创业项目基本都是网络电台的概念,差异化不明显,但荔枝UGC的基因开始显现。


  这与赖奕龙早年在珠海电台当DJ的经历有关。“当时的想法是,搭建一个零门槛的创作平台,让普通人也能实现电台主播的梦想。”包括赖奕龙在内的多位荔枝人士介绍,荔枝成立之初便提出“人人都是播客”的价值理念。


  在赖奕龙的推动下,荔枝最早确立了以UGC模式为主的音频模式,有别于喜马拉雅、蜻蜓FM等早期以做有声书、版权内容购买制作的PGC模式。


  荔枝几乎所有音频内容均由用户生成,由此奠定了平台用户和内容积累。创立至今,荔枝平台上提供广泛的音频内容,涵盖情感,育儿,ACG,音乐广播和脱口秀等 27个类别。


  从0到1的成长,既迎着风口,也避免不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2016年知识付费兴起,喜马拉雅和得到相继入场。“但荔枝走向了更加纯粹的UGC道路,其中语音直播做得很好,现在还有不少人对荔枝的印象是做语音直播的平台,实际上它更多是录播形式。”


  逐步站稳脚跟后,荔枝迅速得到资本的青睐。


  2015年1月,荔枝获得小米科技、顺为资本、经纬创投、晨兴资本等四家机构的2000万美元C轮融资。2018年1月,荔枝宣布获得5000万美元D轮融资,由兰馨亚洲领投,EMC跟投,泰合资本独家担任融资顾问。


  迭代:构建三大板块


  近年来,短视频、直播等新娱乐形态不断涌现,整个行业陷入窄道生存的困境,竞争激烈。


  《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01亿,2019年网络视听产业规模达4541.3亿。其中,网络短视频领域市场规模最大,占比为29%;网络音频领域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占整体的6%。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荔枝上市的2020年,音频行业风起云涌,有多家互联网巨头相继入局,这年也被称为“播客元年”。比如腾讯推出“酷我畅听”,字节系推出“番茄畅听”,快手推出“皮艇”等,长音频领域还有喜马拉雅、蜻蜓 FM 等强者相随。


  行业竞争加剧带来了更多考验,荔枝开始进入加速迭代和升级阶段。


  为快速脱离传统音频局限,2018年,荔枝完成了“去FM”的品牌升级。2019年,荔枝开始孵化一款主攻欧美市场的音频社交软件Tiya。


  此前赖奕龙在致股东信中提到,“基于荔枝全球化的愿景,我们在2020年提出了通过声音创新推动业务全球化的战略。我们的语音社交产品Tiya在美国推出后很快进入了社交排行榜的前4名,在推出的短短几个月内,Tiya在全球约50个国家的社交排行榜达到前10名。目前,Tiya的用户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


  2020年初,荔枝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通过声音社交、播客内容以及音频社区三大板块构建,逐步打造了以音频为核心的平台生态。


  今年,为了探索长音频模式,荔枝推出了“荔枝播客”App重点发力播客业务,以探索新增长点。


  破圈:做“声音版B站”


  今年年初,美国一款音频社交产品Clubhouse突然爆红,让市场的目光再次聚焦音频赛道。因相似的产品特性和模式,荔枝推出的主攻欧美市场的音频社交软件“Tiya”被视为中国版Clubhouse。多重因素刺激下,荔枝的股价在4天内暴涨近340%。


  不过,这样的涨势随后迅速回调,荔枝亦迎来“盈利模式单一”的质疑。


  赖奕龙接受《21CBR》采访表示,针对外界质疑收入单一的问题,需要辩证看待。“任正非说过,‘力出一孔,利出一孔。’所有力气放在一个地方,所有利益来源一个地方。要做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必须要专注投入,让这个方式到足够大的规模,才去做第二个。”

  他举例说,美国互联网巨头Google 和 Facebook 是大规模单一营收来源公司。Bilibili最早的营收也主要依赖游戏,现在逐步向广告和会员付费过渡。


  赖奕龙认为,Clubhouse 是一个契机,带动了美国资本市场对这个行业的理解。“传统意义上,荔枝的竞品被认为是喜马拉雅、蜻蜓FM这些公司,但荔枝的用户群偏年轻,是UGC的内容互动社区,对标B站这样定位于年轻人的‘内容+社区’公司,或许更贴合实际一点。”


  荔枝更愿意把B站作为一个参考样本,然而要做成“声音版B站”,意味着荔枝需要进一步“破圈”。


  接近荔枝高层的人士向《21CBR》记者表示,破圈的前提是做好核心业务,目前荔枝相关业务在不断拓展边界,比如新产品荔枝播客App,又如布局海外市场,都在不断拓展新用户、新场景。


  “从用户结构看,中文播客的核心听众年龄在22-35岁之间,大多生活在一线城市。这些用户群体一方面与荔枝现有的用户结构形成互补,另一方面,借鉴B站的发展历史,新的文化圈层往往从一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拓展。荔枝或许能从这样的发展路径中获得发展空间。”上述荔枝内部人士表示。

  此外,在盈利模式方面,荔枝也在不断拓展内容付费的边界,帮助录播主播进行内容变现。荔枝在虚拟礼物、内容付费游戏联运、商务/广告、车载场景等方面形成了多元化的盈利来源。


  在音频的使用场景方面,去年第四季度以来,荔枝先后宣布与华为智慧车载云服务解决方案(HMS for Car)、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比亚迪DiLink、地平线等公司合作,通过车载音频产品触达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拓宽音频产品的使用边界。


  不过,荔枝当下的成长,对赖奕龙来说远远还够。


  “从行业来看,视频行业头部公司估值有几百亿美金,但音频行业头部公司可能只有几十亿美金。在国内,一个行业里如果头部公司是几十亿美金的估值,说明这个行业还没有被承认。显然这正是荔枝的机会。”赖奕龙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