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起诉蔚来”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
消息称,GIC指控蔚来通过与其合作伙伴共同成立的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虚增收入和利润,误导投资者,导致GIC遭受投资损失。
针对此事,一位接近蔚来汽车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此起诉讼并非基于蔚来近期经营动态,而是源于三年前——做空机构灰熊(Grizzly Research)在2022年6月对蔚来发布的一份做空报告。
彼时,针对灰熊的相关指控,蔚来于2022年8月26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对做空报告完成独立内部审查,审查全程由独立委员会在第三方专业顾问的协助下进行,包括一家国际律师事务所,以及一家知名法务会计师事务所(非蔚来公司审计师)的法务会计专家,均未发现不当之处,所有指控均不成立。蔚来指出,该报告毫无价值,包含大量错误、未经证实的猜测,以及误导性结论和诠释。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9月,美国证券交易所针对上述做空报告也向蔚来发出问询,就蔚能相关交易的会计处理要求公司解释说明。但后续美国证券交易所未有相关行动。
针对灰熊的做空报告,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JP摩根、大和资本等机构相继发布报告称,不支持灰熊的报告结论,并指出灰熊提出关于蔚来电池资产管理业务(BaaS)的相关质疑,是对BaaS模式的误读,混淆了相关概念和数据。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并非GIC第一次对上市公司发起诉讼。此前,GIC对高通、默克、新基医药、晖致、英国石油等多家跨国企业发起诉讼,指控这些企业的一些行为导致其投资遭受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GIC在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期间累计买入大量蔚来美国存托凭证(ADS),随后蔚来股价从2021年高点62美元跌至2025年的不足10美元,GIC实际亏损可能超10亿美金。今年8月,GIC在纽约单独起诉,但法院目前决定暂缓审理GIC的诉讼,以等待2022年另一桩更早提起的美国投资者集体诉讼案的结果。
虽然GIC的诉讼本质是“会计确认”之争,但对于对外承诺要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的蔚来公司来说,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据悉,上述诉讼曝光后,蔚来港股单日暴跌8.99%,报收49.28港元/股,美股盘前跌超5%,部分银行紧急排查其信贷合作,行业监管或启动专项检查。目前,中美监管机构未公开表态,独立审计结论或将成为关键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