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13 13:04:00 股吧网页版
小牛扭亏:前“华为天才”再非李一男
来源:财中社


K图 NIU_0

  时隔10个季度,李一男的小牛电动(NIU,以下简称“小牛”)又一次实现盈利。

  8月11日,小牛发布2025年二季报:营收12.557亿元,同比增长33.5%;毛利率20.1%,净利润590万元,成功扭亏为盈。其中,中国市场整车收入同比增长45.4%,达10.569亿元,国内门店数量增至4304家,海外销售网络已覆盖53个国家。小牛进一步预喜称,三季度营收预计将达14.33亿-16.38亿元,同比增长40%-60%。

  在新国标与以旧换新的大力促动下,590万元的艰难净利润,让人很难联想到小牛创始人李一男曾经的光环——前“华为天才”。而相对逼仄平凡的赛道,更无法与当下炙手可热的另一位前“华为天才”相比。

  是的,当红的另一位前“华为天才”稚晖君——彭志辉,于2023年2月联合创立智元机器人。智元机器人不仅是国内具身智能赛道“第一梯队”,更通过一纸并购,带动上纬新材(688585)创下股价涨逾1500%的“神迹”。

  相形之下,即便是电动两轮车,小牛也已被九号公司(689009,以下简称“九号”)远远甩在了身后。

  政策红利

  运营层面看,小牛2025上半年的业绩大涨得益于高端产品销量增长和成本控制优化,其中单车生产成本同比下降12.5%,运营费用占比从32.7%降至24.2%。

  作为上市公司,小牛无疑完成了一个还算不错的财季。财报发布后,小牛股价也放量大涨。但财报和扭亏为盈背后,小牛发展潜藏的隐患并未减少。

  从市场角度看,小牛业绩改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国标政策与“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1-6月,全国以旧换新方式销售电动自行车月均环比增长113.5%。截至6月30日,全国电动自行车收旧、换新各846.5万辆,是2024年的6.1倍。

  不仅是小牛,小牛的竞对也都在高速增长。同期,九号销量同比增长99.5%,新日电动车(603787)销量同比增长28.3%,爱玛(603529)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39.2%,雅迪(01585)销量同比增长41.1%。

  小牛营收同比增长33.5%的增幅,仅约为九号的1/3,亦落后于雅迪与爱玛,这也意味着,小牛与九号的差距不仅没缩小,反而被进一步拉大。

  同时,国内电动车市场也处在一个功能化向智能化转型的红利期之中。在国内的电动车市场,九号和小牛电动是最具竞争力的两家公司,也都以科技感和智能化打动消费者。

  正是在这样的红利期之中,小牛电动实现了10个季度以来的首次盈利,以及组建了4304家门店的国内线下销售网络。

  问题是,如果政策红利和市场转型红利效应下降,刚刚季度盈利的小牛电动有足够的发展潜力吗?

  “高端”难立

  作为电动两轮车领域的高端品牌,小牛一直试图在高价位的细分市场形成壁垒,但遗憾的是,小牛并未将这一优势放大——不仅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产品均价也在迅速降低。

  在九号刚刚入局两轮车业务的2019年,小牛收入20.76亿元,九号两轮车业务收入为4.32亿元。2025年上半年,九号电动两轮车国内销量239万台,收入68.23亿元;小牛电动国内销量50.18万台,收入19.38亿元。在规模上,九号已经高出了小牛电动一个级别。

  产品均价上,小牛也在下滑。2025年上半年,小牛电动车销售均价3862元,而九号两轮车的销售均价已达到2854元。考虑到九号2025年上半年销量近小牛5倍,这样的销售均价对比,愈发凸显小牛高端定位的“尴尬”。

  2015年,小牛首款车型N1以“智能锂电”颠覆市场,支持App互联、异动报警等功能,京东众筹7200万元刷新纪录,再加上创始人李一男的传奇背景,曾一度被外媒称为“两轮特斯拉”。小牛也藉此成功树立了品牌的科技和高端标签。

  但高端和科技的标签背后,却是过去几年小牛科技在研发上的投入不足。2022-2024年,小牛累计研发投入4.57亿元,远低于主要竞争对手九号同期的20.25亿元。2024年,九号研发投入达8.26亿元,同比增长34.13%;小牛2024年研发投入却仅1.3亿元,同比下滑15%,占营收比例不足1.5%。2025年上半年,九号研发费用进一步增至5.22亿元,而小牛同期研发费用7351万元。

  另谋他局

  与研发投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牛电动在营销投入上的增长。2025年上半年,小牛电动销售费用2.022亿元,营收占比10.4%,而研发的营收占比仅约3.8%。

  研发不足显然会影响公司对技术的探索和更新速度。在小牛App上,车辆定位、远程操控、手机投屏导航、电池监控等功能依然需付费订阅才能使用。虽然新用户可以免费使用一年,但到期后不续费,便无法在App上查看定位、续航等信息。这些电动汽车领域非常基础且免费的功能在小牛App上需要付费,显示出两轮电动车的智能化其实还在起步阶段。

  8月3日,小牛更被央视财经点名,因2G基站逐步退网,大量搭载2G中控模块的小牛电动车用户遭遇智能服务功能问题,远程锁车、行程记录、防盗报警等核心功能无法使用,部分区域甚至出现车辆无法联网开机的情况。而恢复这些功能的唯一途径,是用户自费149-299元进行硬件升级。

  作为一间科技属性公司,小牛研发投入不足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但这种战略性的选择显然不能让职业经理人来负责,而是如今依然掌控小牛的创始人李一男。

  以李一男的技术背景和投资眼光来看,他显然很清楚两轮电动车市场并非一个理想市场——产品均价、技术能力和利润空间都有着明显的天花板。这也是小牛电动成立仅三年后,李一男便创立牛创新能源(后更名“火星石科技”)进军电动汽车的原因所在。

  但这一战略选择无疑给现在的小牛带来了更大的隐患。即便如今小牛依然算是不错的上市公司,现有的管理层将公司带到了不错的位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产品在高端市场也依然有一定号召力。

  但小牛更像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掌控的公司,而非创始人掌控的公司,无论巨大的业绩差距还是研发布局,都表明小牛并没有重返行业“头牌”的“野心”。

  昨日像那东流水,前“华为天才”李一男终究是老去了。至少在小牛上,李一男更像个投资人,而不是一个好的创始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