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强脑科技等创业公司组成浙江人工智能产业链,湖北18家具身智能企业亮相人形机器人展台,全球人工智能领军企业英伟达上演链博会首秀……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下称“链博会”)上,国内外AI企业集中亮相、同台竞技,不仅展现出人工智能产业链活力迸发的勃勃生机,还意味着协同合作正推动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E4馆的东北角,是本次大会“龙跃浙里”的展区。在这里,浙江人工智能产业链集体亮相:宇树科技是首次参加链博会,参展的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四足机器狗和G1人形机器人;以脑机接口闻名的强脑科技展示了BrainCo智能仿生手、仿生灵巧手、轻凌M3智能仿生腿等产品;群核科技致力于探索空间智能,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的家居类业务是外界比较熟悉的部分,现在我们更希望展示一些新的能力”。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本届链博会上的两次发言均提到了同一个关键词“机器人”。他认为,AI的下一站是物理,机器人具备推理与执行能力,并且能够理解物理世界。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来自银河通用、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加速进化和智平方的四款机器人此次出现在首次亮相的英伟达展台上。
湖北省更是打造了本届链博会唯一一个人形机器人集中展示区,武汉格蓝若、湖北荆楚人形机器人、武汉光谷华汇等22家鄂企携80多件展品精彩亮相,其中包含20个整机人形机器人,集中展示了完整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生态。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刘胜表示,从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到整机的集成、系统开发,再到应用服务,机器人产业需要各环节企业精诚合作、打破壁垒、优势互补,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体系。
湖北、浙江等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看来,通过区域产业集群的建设,不仅提升了产业链的韧性,也增强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有利于降低单个企业的研发成本,提高整体产业链的效率,让创新跑出“加速度”。
本末科技的轮足机器人刑天穿梭自如、戴盟机器人的视触觉灵巧手操控柔顺……联想展区的“全球供应链生态”板块,展示了如何通过投资和孵化,赋能本末科技、戴盟机器人等初创企业的创新实践。
“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效率、创新、韧性与可持续,日益成为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唯有开放合作、协同创新,才能构建起更安全、更高效、更繁荣的产业生态。
据介绍,联想与数字科技链展区内的TCL、高通、思爱普(SAP)、英伟达等很多企业都是长期合作伙伴,彼此都处于全球供应链生态中,也共同为全球产业互融、市场互通提供了“链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