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9 20:26:20 股吧网页版
一笔不可思议的投资:英伟达50亿美元入股“老对手”英特尔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NVDA_0


K图 INTC_0

  没有永远的敌人,芯片巨头英伟达和英特尔走到了一起。

  竞争激烈的半导体市场上,从来都是兼并收购、投资重整的历史。

  这一次,全球GPU和CPU龙头结成了历史性的联盟。

  9月18日,英伟达与英特尔宣布达成合作,将共同开发AI基础设施及个人计算产品。同时,英伟达将以每股23.28美元的价格,向英特尔普通股投资50亿美元。

  双方宣布在产品领域展开三大合作:一是用英伟达NVLink技术打通CPU与GPU,实现无缝互联;二是英特尔为英伟达AI平台定制x86架构的CPU;三是面向PC消费市场,英特尔推出集成英伟达RTX GPU芯粒的全新x86 SoC。

  一夜之间,英特尔迎来了久违的“高光时刻”。当天美股开盘后,英特尔股价瞬间拉升近30%,收盘大涨22.77%至30.57美元/股,市值达到1427亿美元,今年以来的累计涨幅也突破50%。

  这背后,一方面的推力来自英伟达的50亿美元真金白银;另一方面,芯片产品的合作,为双方打开增量市场,尤其对于英特尔而言,直接登上了AI大船。

  而AI算力市场的棋盘发生微妙变化,AMD、ARM、台积电等竞合复杂的老牌竞争对手们,都将面临新的格局。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8月刚刚入股英特尔,谈及和此番交易的关系,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表示:“我们认为,这将是一笔不可思议的投资……特朗普政府完全没有参与这项合作,当然,他们应该也会非常支持。”他强调,合作只关乎技术与产品。

  拿到AI船票

  英伟达以50亿美元直接入股英特尔,这对于正处于战略转型与财务压力交织阶段的英特尔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首先,资本补血的意义不止于数字本身。过去两年,英特尔在服务器CPU市场份额持续被AMD蚕食,同时巨额资本开支投入自家代工(Foundry)计划,使其资产负债表承受巨大压力。

  虽然对于代工而言,50亿美元的投资依然不够,但是加上此前美国政府和软银的投资,有助于改善英特尔的现金流,也增强了市场对其的信心。

  其次,更具战略含金量的是英伟达的客户身份。在AI服务器市场,英伟达GPU已成为几乎不可替代的核心算力供应商。而AI是近年来英特尔苦苦追赶的领域,现在直接拿到了AI船票,CPU可以直接嵌入到英伟达的产品当中,若顺利整合,增量市场可观。

  此次合作中,英特尔将基于英伟达NVLink技术开发定制化数据中心CPU,虽然双方并未明确披露生产环节,但这一安排意味着英特尔的CPU有机会成为英伟达系统级解决方案的“标配”。

  换言之,英特尔不仅获得资金支持,更获得了AI产业链最核心玩家的实际订单和生态背书。这种绑定价值远超短期现金注入,它为英特尔提供了进入AI算力核心生态的稀缺入口,也让其在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从传统PC、服务器CPU供应商,跃升为AI基础设施重要参与者。

  第三,潜在的代工合作也受到关注。英伟达此次没有明确指出定制CPU的生产方,但业界普遍解读,这一合作或许是英特尔代工的新机会点。

  长期以来,英伟达的高端GPU芯片依赖台积电先进制程,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如果未来英伟达将部分CPU或GPU芯粒交由英特尔代工,不仅可以分散供应链风险,也能为英特尔带来实质性的代工订单和技术协同。这对于亟需证明自己制程能力和良率水平的英特尔代工业务来说,是一块潜在市场。

  但是也有分析师向记者指出,英特尔代工仍存在挑战,作为昔日的半导体巨头,英特尔重金投入代工,但客户仍然较少,且落后于台积电制程工艺。美国投资分析公司CFRA的分析师Angelo Zino预计,英特尔的代工业务至少仍将持续亏损到2027年。

  对于早已凭借GPU在生成式AI时代坐稳“算力霸主”的英伟达而言,借助英特尔成熟的x86生态,则可在PC领域加速渗透。

  微妙的是,双方在核心产品线上其实有“竞合”关系,英伟达正在大力推进自研ARM架构CPU Grace已落地,下一代Vera CPU亦在开发;而英特尔则有GPU Arc品牌,希望在高性能显卡和AI加速市场分一杯羹。在采访中,双方表示不影响各自的路线。

  黄仁勋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我们正在开发革命性的产品,目标是年营收将近500亿美元的市场,像数据中心CPU市场每年营收250亿美元;消费产品中仅笔记本电脑每年就销售1.5亿台,我们将覆盖消费PC市场的大部分。”

  “GPU+CPU”新联盟搅动算力格局

  英伟达入股英特尔的背后,是AI算力需求暴涨所带来的产业逻辑重塑。

  AI训练与推理的核心硬件,长期由GPU主导,但随着大模型规模持续扩大,GPU与CPU的深度协同和异构计算,成为下一阶段提升算力效率、降低总体拥有成本的必然选择。

  此次合作的重点之一,是英特尔将基于英伟达的NVLink设计制造定制化CPU,并针对数据中心和高端客户端市场进行优化。对于英伟达而言,这意味着它不必单打独斗推进自研Grace CPU,也能借助英特尔成熟的x86生态在服务器市场实现更大渗透;对于英特尔来说,则是借助英伟达的算力需求,找到CPU与GPU联动的新增长点。

  然而,合作并不意味着市场竞争的消失。英伟达GPU和英特尔CPU联合,压力给到了竞争对手AMD,和X86的劲敌Arm。

  在芯片设计市场上,AMD凭借CPU和GPU在数据中心市场取得突破,并不断强化CPU-GPU协同的技术方案。但是随着两大劲敌将AI和x86生态联手,AMD面临的角逐将更加激烈。

  芯片架构领域,Arm阵营则在云计算和AI加速芯片上攻势渐强,尤其是亚马逊、谷歌等云巨头的自研芯片策略,让整个高性能计算市场的竞争维度更加复杂。

  谈及Arm,黄仁勋则表示,此次合作对Arm没有影响,“我们的Arm产品路线图将继续推进,并且对Arm完全承诺。我们有很多Arm客户,也在开发Grace后的下一代Vera CPU。我们目前基于Arm开发了激动人心的CPU产品,例如用于机器人和自动驾驶Thor处理器、N1。我们的Arm路线图让我们非常兴奋,与英特尔合作不会影响它。”

  在他看来,在云服务器市场,Arm增长迅速,但x86仍是主流,全球大部分企业云实例仍然基于x86。对于x86架构,英伟达传统上通过PCIe接口及其他设备与x86 CPU连接,支持NVLink 8的扩展;对于Arm架构,英伟达支持到NVLink 72的扩展。通过与英特尔的合作,英伟达现在可以将x86架构扩展到支持NVLink 72,这对双方都是巨大的增长机会。

  这也意味着,GPU生态、Arm生态、x86生态都在英伟达这里交融,英伟达将如何加速AI世界,值得关注。而未来AI基础设施的市场竞争,不再是单一芯片性能的较量,而是CPU、GPU、网络、内存以及软件生态的全栈整合。

  英伟达和英特尔联手,两家企业的命运交汇后,AI算力新秩序开场,英特尔能否顺利在AI大船上乘风破浪、走出代工困境,且拭目以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