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4 20:05:00 股吧网页版
英伟达财报也救不了美股科技股,市场在担心什么|华尔街观察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韦薇


K图 NVDA_0

  经历几周抛售,美国科技股将最后的希望寄予英伟达财报之上,同样受到拖累的亚洲科技股亦屏息凝神。然而,上周四英伟达交出近乎完美的成绩单后,周五华尔街却仍在卖出科技股,华尔街这次究竟在怕什么?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高盛交易台的信息显示,并没有观察到英伟达发布财报后有大量机构买入。有趣的是,前几周资管机构就在抛售科技股,在英伟达财报发布后,大部分资金似乎仍在离开该行业,流向市场中更具防御性的领域,其中医疗保健仍位居榜首。

  多位接受采访的海外资管机构投资经理表示,市场开始担心AI的投资回报和“借长债、投短资”的杠杆风险。法国Natixis投资管理旗下Loomis,Sayles -&-Company债券基金经理马修(Matthew J.Eagan)对记者表示,各界对OpenAI的终局持怀疑态度,认为即便技术可行,但行业存在泡沫破裂风险。AI行业竞争格局类似过去TMT和无线通信市场,最终会呈现“少数赢家、多数输家”的局面,企业为保持竞争力不得不持续巨额投入。此外,美国当前仍面临通胀和债务压力,因而降息预期仍然不稳,这也抑制了市场风险情绪。

  资金流出科技股、买入医疗

  作为AI产业资本开支链条的起点,英伟达的订单量被认为几乎等同于全球AI投资规模,它的营收、利润和展望也被认为基本代表了整个行业的真实需求脉搏。在一众华尔街机构看来,英伟达的财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都无可挑剔——本季度公司整体营收同比加速增长至65%,是两年来首次重回提速轨道;数据中心业务更是再创新高,同比大增66%。外界关注度最高的四季度指引也超出市场预期,给出了约650亿美元的展望,高于华尔街普遍预测的620亿美元。

  但是,这仍未能打破市场对“AI泡沫”持续扩大的担心。英伟达股价在财报后出现了典型的冲高回落。事实上,这份财报并不是近期市场的焦点——大家本来就预期数据会很好,因此并没有额外的“惊喜”能驱散疑虑。

  根据华尔街多家交易台的反馈,近几周整体交易异常活跃,但主旋律却是持续减仓科技多头。抛售规模大、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也从AI龙头扩散到更广泛的科技资产。更耐人寻味的是,英伟达业绩公布后,资金并未回流科技板块,反而继续涌向防御性行业,其中医疗保健依旧是资金最青睐的方向。

  究竟是什么让市场依然忧心忡忡?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投资界普遍认同AI推理端的算力需求会不断攀升,但当下AI巨头的资本开支扩张过于激进,引发了外界对现金流可持续性的深度担忧。以甲骨文(Oracle)为例,不少公司选择继续加杠杆以维持投入规模——这让“烧钱式”扩张模式是否还能撑得住成为新的焦点。

  马修对记者表示,为了满足巨额资本开支,以Meta、甲骨文为代表的企业是债券发行主力,尤其Meta的债券发行获得10倍超额认购,市场参与热情极高。但马修也表示,自己会对这类债券保持审慎。

  “Meta等企业选择通过特殊目的实体(SPV)发行债券,核心目的是将相关业务与负债剥离,避免影响自身资产负债表的借贷能力和灵活性,为长期高额资本支出预留空间。然而,这类SPV模式的债券发行支付了高额溢价,相较于直接在公开市场发行,Meta可能多承担了约20亿美元的利息成本,市场认为其溢价水平过高。这意味着科技巨头的融资需求巨大。”他认为,原因在于,除了要加大AI相关投入,科技巨头也并不愿意放弃其他需要支出现金股票回购、分红等。

  关键在于,当前庞大的资本开支还很难看到回报。摩根大通测算显示,若要在2030年实现累计资本投入的10%回报,行业需创造每年6500亿美元的永续现金流——这相当于要求全球所有苹果用户每月额外支付35美元,难度极高。

  高盛交易员提及:“在奥尔特曼(Sam Altman)的挥霍之后,我们正在经历AI交易领域的新范式转变,与该交易的前三年相,质疑和审查益增多。如果说奥尔特曼的挥霍狂潮打开了关于AI存在性问题的潘多拉魔盒,那么最新的谷歌Gemini 3的发布则给这个等式带来了更大的冲击。”

  具体而言,除了各界频繁谈论的“循环投资风险”“终端应用能否盈利”等担忧,最新的一点扰动在于,谷歌的Gemini可能要迎头赶上OpenAI了,Gemini 3模型发布而导致的负面后果是,其他所有厂商的产品周期都会被推迟,但资本支出却都上升,这意味着投资回报变得更不确定,因此目前科技股只有谷歌一直还在涨。赢家、输家,以及模型领域出现“赢家通吃”动态的风险上升。

  降息前景扑朔迷离

  除了科技方面的因素,真正在冲击市场情绪的还有宏观因素,12月美联储降息的概率正在大幅下降,这对利率敏感的成长股是致命的。

  最新公布的9月非农就业数据超出预期,新增11.9 万岗位,远高于预期的5万岗位,对前两个月数据进行了3.3万岗位的下调修正;不过失业率意外上升至4.4%,为四年来最高;月环比工资增长为0.2%,低于预期的0.3%,也低于上月的0.3%。

  “这份数据是政府重新开放后的首份主要就业报告,呈现出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混合信号,使美联储下个月的决策更加复杂。由于美国政府停摆,10月非农数据将不会发布,因此这是12月会议前的最后一份非农报告。”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Jerry Chen对记者称。

  也就在同期发布的10月FOMC会议纪要显示,许多政策制定者认为12不需要降息。市场现在预计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仅为27%,一个月前超过90%。不过,积极的一点在于,美联储三号人物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在周五意外发声,表示就业疲软的威胁大过通胀压力,认为有进一步降息空间。该讲话过后,利率市场对12月降息的押注快速回升至60%,帮助美国三大指数周五止跌,但纳斯达克和标普500还是连续三周下跌。

  但是,马修则对记者表示,通胀仍是一种威胁,而且还要警惕长端美债收益率反弹的风险。

  “当前在美国国债的发行中,近25%集中在短期端,可能是因为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为了缓和长端收益率飙升的风险,当前市场热议短期端承载上限,且如今6%-7%的赤字规模下,短期国债占比高的情况此前较为罕见。”他称,因此很可能明年的债券发行很难再聚集在短端,而会向5年、10年等更长久期移动。

  马修还提及,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刺激经济增长、借助关税等手段控制赤字,核心押注AI带动生产力提升;若该预期落空,通胀可能突破3%并持续上升。此外,关于下任美联储主席人选,特朗普倾向于提名忠诚派。美联储主席职位权力重大,存在政治力量干预美联储运作的担忧,尽管美联储的权力结构分散于12家储备银行,但仍面临被 “掌控”的风险,类似日本财务省人员参与央行委员会的模式引发争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