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和诺德近日发布2024年财报称:报告期内,诺和诺德实现营收2904.03亿丹麦克朗(约合421.37亿美元,按1丹麦克朗=0.1451美元计算,下同),同比增长25%;净利润1009.88亿丹麦克朗(约合146.53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三款司美格鲁肽产品全年收入合计2018.49亿丹麦克朗(约合292.88亿美元),同比增长近40%。
2024年,诺和诺德旗下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领域收入达到2717.64亿丹麦克朗(约394.33亿美元),同比增长26%,增长主要由GLP-1糖尿病治疗领域和肥胖症治疗领域驱动,其中GLP-1糖尿病治疗领域销售以丹麦克朗计算增长21%,肥胖症治疗领域销售增长56%至651亿丹麦克朗(约94.46亿美元)。
政策方面,结合司美格鲁肽药物特点,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于去年10月发布《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体重管理适应症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用于指导我国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体重管理适应症临床试验设计。
市场方面,原研药司美格鲁肽在中国将面临巨大挑战。在中国市场,司美格鲁肽三款产品合计实现约9.38亿美元的收入,但其在中国的竞争将趋于白热化。据悉,司美格鲁肽是诺和诺德的原研药物,其在中国的核心专利“酰化的GLP-1化合物”将于2026年3月20日到期,国产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研发在加速。Insight数据库显示,截至2月5日,国内已有20多家国产司美格鲁肽进入临床获批及以上阶段。其中4款产品已申报上市,分别来自九源基因、丽珠集团、齐鲁制药、联邦制药,首发适应症均是2型糖尿病。
就在近期,一款国内企业自研的长效GLP-1药物获批上市。1月26日,银诺医药的依苏帕格鲁肽α在国内获批,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2月11日,依苏帕格鲁肽α开出了全国首张处方。据悉,依苏帕格鲁肽α在2023年9月申报上市,号称“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源、超长效GLP-1药物”,被视作是挑战司美格鲁肽王者地位的国产GLP-1药物。
此外,联邦制药全资附属公司联邦生物科技(珠海横琴)申报的司美格鲁肽体重管理适应症在2023年4月获批临床试验,是国内首家获得该生物类似药体重管理适应症临床批件的企业;翰宇药业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则是国内首个在体重管理适应症上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类似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