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5 21:57:40 股吧网页版
诺和诺德股价大跌!在阿尔茨海默病三期研究中失利
来源:界面新闻

K图 NVO_0

  11月24日,诺和诺德宣布其口服司美格鲁肽在两项针对早期症状性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三期研究中失利,未能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阿尔茨海默病进展减缓。受此影响,诺和诺德股价开盘跌幅一度约10%。

  具体而言,Evoke试验和Evoke+试验是两项全球、随机、双盲三期确证性研究,共入组3808名受试者。其均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并确诊淀粉样蛋白阳性。接受104周治疗后,诺和诺德称,每日口服一次司美格鲁肽(14mg)在两项试验中均改善了阿尔兹海默病相关生物标志物,但未转化为对疾病进展的减缓。

  这成为明星产品司美格鲁肽扩展适应证之路上的一次挫折。不过界面新闻注意到,尽管阿尔茨海默病在全球有巨大的未满足需求,但在诺和诺德的战略中,该疾病优先级不高,投资组合上倾向于机会导向和触发式布局。糖尿病和肥胖症则是诺和诺德战略中的最关键领域,被广泛且深入布局。

  实际上,进入2025年,率先敲开减重市场大门的GLP-1R单靶点激动剂司美格鲁肽战胜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PD-1抑制剂,俗称“K药”),成为新的全球“药王”。同时,老对手礼来的GLP-1R/GIPR双靶点激动剂替尔泊肽也在抢夺司美格鲁肽市场份额。到第二季度,替尔泊肽销售额已超越司美格鲁肽。第三季度,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全年观测,司美格鲁肽或被替尔泊肽超越,成为“最短命”药王。

  界面新闻注意到,从开发策略上看,当下GLP-1类降糖减重药物的研发趋势包括研发长效、口服、多靶点产品,联合用药,在平衡安全性下追求更好的减重效果、减少肌肉流失、防止停药反弹、多适应证获益等。

  这其中,诺和诺德的思路在于尽可能挖掘司美格鲁肽的“潜力”。

  界面新闻在摩熵·医药数据库查询,除本次失利的阿尔茨海默病、已获批的2型糖尿病和减重适应证外,司美格鲁肽还率先在美获批心血管疾病、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肾损伤、慢性肾脏疾病相关适应证。不过,这些适应证将贡献多大销售额还有待观察。

  后续产品上,诺和诺德还有一款司美格鲁肽和新型胰淀素(Amylin)类似物组成的复方制剂CagriSema。该药已在减重适应证上完成关键性三期研究,计划在2026年第一季度首次向美国食药监局(FDA)递交上市申请。此外,司美格鲁肽25mg口服制剂在美用于减重的上市申请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获得评审结论。

  竞品方面,礼来则计划在今年年底前递交小分子口服GLP-1R药物Orforglipron的减重适应证上市申请。其后续还有一款GIPR/GLP-1R/GCGR三靶点激动剂Retatrutide正在进行多项三期研究。

  尽管凭借司美格鲁肽拉升业绩,但界面新闻注意到,诺和诺德当下处于调整期。该公司一年内两次撤换管理层,并在9月宣布开启一项全球重组计划,预计裁员9000人,重新聚焦到糖尿病和肥胖领域,以应对未来激烈竞争。

  与之对应的是此前,诺和诺德被认为在司美格鲁肽这一重磅产品上未能应对好产能瓶颈,也没能把握住减重产品的消费属性、执行恰当的商业策略。

  前述调整亦影响到中国区。界面新闻曾报道,今年6月,诺和诺德中国肥胖症业务部副总裁张一帆离任,诺和诺德中国肥胖症业务部与胰岛素组合并,成立肥胖症与糖尿病事业部。从7月1日起,胰岛素销售团队也将承担诺和盈(减重版司美格鲁肽)的销售。

  此后11月,据时代财经,诺和诺德中国再次战略性调整组织架构,旨在进一步最大化司美格鲁肽产品线协同效应,扩大胰岛素业务领导地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