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23日讯(记者刘阳)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化,在上海得以创新应用。
7月26日,在第八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发放,小马易行科技(上海)、百度智行科技(上海、赛可智能科技(上海)文远知行WeRide等8家公司为首批获准企业。
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上海发放示范应用牌照,意味着Robotaxi可以上路测试,但不能运营收费;今年上海发放示范运营牌照,意味着公众可以在服务范围内打到Robotaxi。“传统出租车企业将和科技企业合作运营,这是上海在管理上的创新之处,兼顾了传统出租车企业的运营经验和科技企业的无人驾驶技术。”
“公司将联合上海锦江集团旗下锦江出租,以浦东金桥和花木核心区域为起点,逐步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作为首批获准企业,小马智行方面介绍,乘客在金桥地区的运营范围内,只需通过“小马智行”APP或同名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即可一键呼叫Robotaxi。
除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同样携手锦江出租,服务范围涵盖上海世博中心、金桥、花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等重要交通枢纽和文旅地标,上海市民、游客可通过“锦江智行”微信小程序随时预约体验。
“从测试牌照到示范应用,再到示范运营,每张牌照的取得都是公司发展的一大步,未来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近在眼前,将使得重卡运营成本降低三成以上。”友道智途CEO王瑞表示。
在自动驾驶技术真正走进市民日常生活的同时,上海自动驾驶发展也有了远景蓝图。同日,上海市经信委、市交通委、市公安局交管总队还发布了《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模速智行”行动计划》。计划明确提出到2027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载客突破600万人次、载货超过80万TEU,开放道路超5000公里,覆盖区域达2000平方公里;L2/L3功能新车占比超90%,L4实现量产。通过数据平台、训练基地、关键技术、制度政策多维协同,加快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
不仅如此,为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出海进程,临港新片区亦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出海行动方案》。该方案围绕数据跨境合规、数据加工、传输通道、算力统筹与集聚载体五大核心环节,构建“全链条贯通、全要素融通、全球化联通”的出海服务体系。
“这次政策发布将许多宏观政策落得很细、很实。对于智能驾驶企业来说,今天终于实现了商业闭环的第一步。有了商业运营的实现,后面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才成为可能。”在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交通管理学院教授涂辉招看来,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将推动城市交通系统迎来范式变革。“由于交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未来还应继续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研究、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大范围试点的落地。”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网联汽车逐渐成为我国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典型应用。2022年,上海市出台《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3年,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法规政策全面落地,聚焦嘉定区、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三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行动方案接连发布。此外,浦东新区针对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应用出台实施细则,为上海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2024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将重点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智能机器人+”行动,率先开展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相关数据显示,上海累计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1586条、2767公里,实现浦东机场与浦东金桥、临港新片区互联互通。上海嘉定与江苏苏州实现地面道路互通、测试牌照互认,进一步推动长三角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