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6-05 03:13:51 股吧网页版
助贷行业大变局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从依靠流量、背靠银行赚得盆满钵满,到如今获客和资金成本同步高企,助贷行业正两头承压。

  所谓助贷,是指商业银行借助外部互联网平台发放贷款的业务,主要服务于个人消费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今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出台《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下称“助贷新规”),将于10月1日起施行,旨在推动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规范有序发展。

  在持续规范和市场需求博弈中发展,助贷行业从“流量驱动”转向“合规驱动”是大势所趋。压力层层传导之下,助贷行业迎来大变局。

  获客成本高企

  “过去5年,助贷机构的获客成本上涨了6倍,新客户的转化成本最高达近3000元。”一位从业近十年的助贷机构资深人士介绍,“我们平台一年的获客费用就达十几亿元。”

  近期,助贷龙头奇富科技、信也科技、乐信相继发布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60%、39%和113%。在业绩增长的同时,不断增加的获客成本及转型压力已有所体现。

  例如,一季度,奇富科技用户获取成本(获批信贷额度的用户)涨至384元,去年同期为285元。公司还增加了获客投放,其销售及营销开支从去年同期的4.16亿元增至5.92亿元,增幅超40%;环比增长近13%。更多营销资源被分配到嵌入式金融渠道和信息流广告上,以探索更广泛的获客渠道。

  获客成本高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客群逐年下沉,挖掘新客户越来越难;二是贷款的有效需求不足。上述人士坦言,近期一些中小助贷机构资金链开始断裂,部分用户开始抽贷还款。

  此外,部分商业银行借助互联网助贷业务快速做大贷款规模,也暴露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完善等问题。据悉,部分网贷平台收取超高的利息,加上隐性费用,借款人陷入“债务陷阱”,使得助贷业务的实际利率超过36%。

  面对行业乱象,监管部门出手治理。今年4月发布的助贷新规成为行业最为关注的政策之一。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部负责人胡煦表示,这是对于助贷行业监管方向的再一次明确。以往,个别银行充当资金的提供方,风控“空心化”。而助贷新规强调“商业银行应当开展差异化的风险定价”,“商业银行应当完整、准确掌握”助贷平台实际收费情况,对于借贷人提供了必要的保护。

  新规首提名单制管理

  助贷新规首次提出“名单制管理”。

  按照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单,及时对名单进行更新调整。从商业银行披露的合作名单来看,蚂蚁、字节、百度、微众等头部平台仍是其优先选择。

  目前,亿联银行、尚诚消费金融、广州银行、承德银行等已在官网公示合作名单,覆盖头部互联网平台、融资担保公司及金融科技企业。

  在胡煦看来,商业银行应承担互联网贷款管理的主体责任。监管部门希望通过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传导至助贷机构,进而引导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此前,部分中小银行及消费金融公司依靠与助贷的绑定获得固定收益,相关业务占比不断扩大,但靠资金批发并非“躺赢”,相关第三方平台合规性问题的风险也在不断释放。

  例如,中邮消金逾期贷款和不良贷款余额近3年不断攀升,该公司2023年、2024年连续在银登中心挂牌转让个人不良贷款,以减轻不良贷款攀升压力。今年4月,广东金融监管局的行政处罚显示,中邮消金因未充分披露合作类产品信息、贷后管理不到位、部分消费贷款被挪用,被罚款85万元。

  此外,商业银行与助贷平台是按照贷款实收利息的一定比例分成的,助贷新规未对分成比例上限作出具体要求,这有利于商业银行与助贷平台按照市场规律开展合作。

  然而,助贷行业的资金供给已然收紧。近期,部分中小银行明确表示暂停助贷业务资金供给,银行日益谨慎的态度已将压力传递给了助贷平台。“对于我们来说,可以合作的银行数量变少、竞争更激烈,资金成本也将增加。”一位业内人士说。

  在合规中摸索转型

  目前,各大助贷机构在积极摸索转型方向,“风险定价”机制下的利率空间和分润模式,仍未有定数。但可以肯定的是,行业洗牌加速,合规成本高、客群运营欠佳的中小助贷机构可能退出市场。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整体来看,助贷新规将推动银行助贷业务从“流量驱动”转向“合规驱动”,这是落实《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填补助贷业务监管空白的表现。例如,增信服务费纳入综合融资成本,禁止平台收取额外费用,差异化定价须匹配风险,这些是监管高度重视的内容,银行应重新核算合作成本,压缩不合理费用空间。

  与此同时,助贷机构须通过总行级准入审批,涉及风控能力、数据质量等综合评估,区域性中小机构因资质不足面临淘汰。对于助贷机构来说,转型正在加速。

  在信也科技首席财务官徐佳圆看来,助贷新规要求银行对合作互联网平台实行名单制管理,并规范了融资成本相关内容,要求明确费用标准并纳入合同,这有助于提升业务透明度和规范性,推动助贷平台加强合规管理。资本充足、风险管理能力强、合规标准高的平台更具优势,能获得更多市场机会和资源。

  “助贷机构在与银行探索合规方案,预计10月1日新规正式施行后,机构还会根据监管的反馈方向再进一步摸索调整。助贷新规对中小机构的影响可能在四季度显现,而对头部机构来说,可能会反映到明年的财报中。”一位头部助贷机构人士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